伴娘不好当,没准儿被整惨
大部分伴娘选择躲
2016年04月14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4月13日讯(记者 解岩) 在东营的部分地区,婚礼有“不闹新娘闹伴娘”一说,家住垦利的王洁(化名)年前嫁给了相恋多年的男友,但婚礼上却差点因为“闹伴娘”毁了自己与闺蜜多年的友情。
  “结婚前我请闺蜜木木(化名)和我小妹妹当我的伴娘,闺蜜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王洁说,“按照我和木木老家的习俗,新郎接新娘时要将婚鞋藏起来,而且还嘱咐伴娘不拿到红包就不要告诉伴郎鞋子藏在哪里。”
  进门后,新郎为找婚鞋费了一番不小的功夫,直到拿出红包木木才告知婚鞋的位置,“出门前伴郎喊,既然伴娘这么难为我们,那一会儿真得好好闹闹。”王洁听闻后,便嘱咐木木一到婆家就先躲到厕所里。不料,到了婆家木木刚刚安顿好王洁还未来得及藏起来,伴郎和朋友就将房门关了起来。王洁回忆,当时木木紧紧抓着门把手,伴郎和朋友就用力拉她,想要她放开门把。王洁坦言,刚开始一屋子人还都笑嘻嘻的,后来气氛就有点变了,“因为木木始终不肯松手,伴郎力气越用越大,几个人合力将木木抬起扔到床上,还试图将伴郎推倒在木木身上。”王洁怕再闹下去双方会受伤,赶紧出言制止,但是已经晚了,木木在一片混乱中被推下床,头狠狠撞在了墙上,裙子也已被撕了一条大口子。
  事后,木木的情绪一直比较低落,王洁看着闺蜜心里也不好受,“婚礼结束后,我和丈夫商量了一下,带着伴郎和朋友去给木木认真的道了歉。”在婚礼上经历了一场“闹伴娘”的闹剧,王洁对“闹伴娘”有着格外深的感受,“其实闹一闹无非是为了热闹,但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度,如果把握不好,干脆别闹。”
  说起当伴娘,梁女士可谓是经验丰富,因为她已经做了五次伴娘,但是两个月前同事请她当伴娘时她却推了。“不为别的,只因为同事丈夫老家那边有闹伴娘的习俗,而且闹的还挺厉害。”在口头拒绝两次了以后,梁女士的同事和丈夫一起上门来请梁女士做伴娘。“同事和她丈夫都是我的朋友,如果不答应面子上过不去。”但是“闹伴娘”的恐惧仍让梁女士放心不下。最终,她和同事商量,决定在婚礼当天,梁女士不穿伴娘服,不戴伴娘胸花,直到上台进行仪式时再换衣服。
  “婚礼那天接新娘时我就一副平常打扮躲在亲友中。”梁女士说,直到到达酒店举行仪式时她才换衣服上台。记者了解到,如今像梁女士一样多数会选择先躲起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