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盐”里不含碘,连包装袋都是假的
八分场附近查出80多斤假盐
2016年04月0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24日,八分场附近销售食盐的摊位被查,80多斤假盐被查封。这批假盐包装袋上标着“碘盐”,却根不含碘,甚至连包装袋都是假的。更要命的是,这些假盐多以化工用盐废料为原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本报3月31日讯(记者 孙川 张园园) 包装袋上标着“碘盐”,但检验结果显示,这些盐里根本不含碘,甚至连包装袋都是假的。3月24日,东营区盐务局在同一天查处两起假盐案,对80余斤假冒复合膜食盐进行了封存。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据介绍,东营区盐务局在24日接到群众举报,得知在八分场附近有人违规销售复合膜食盐,且这些食盐很有可能是假盐。根据群众举报,东营区盐务局盐政稽查人员在现场对三家卖盐的摊位进行了检查。
  “经检验确认,其中有两家销售的是假冒复合膜食盐。”一工作人员说,现场共查获假冒500g/袋复合膜食盐80余斤,他们对货物进行了封存。
  “这次查获的假冒复合膜食盐,包装袋上都标注为‘碘盐’,但我们现场用碘试剂检验后发现,这些‘碘盐’根本不含碘。”该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碘盐”不仅不含碘,甚至连包装袋都是假的,“这些假盐的包装袋很脆,和真的复合膜食盐包装不一样,生产日期是随便写的,防伪标识也是假的。”    
  据介绍,目前市面上的袋装食盐,主要有复合膜包装和纸塑包装两种,东营区盐务局查获的假盐多为复合膜包装食盐,“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我们已经查获了将近1.5吨的假冒复合膜食盐。”上述工作人员说。    
  东营区盐务局另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假冒碘盐的危害不仅仅是不含碘,因其质量无法保证,很可能会给食用者带来严重危害,“假冒复合膜食盐多以化工用盐废料为原料,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和对人体有害的杂质,长期食用对肝脏、肾脏的损伤很大。”    
  目前,东营区盐务局正在开展食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查销售假冒复合膜食盐案件,确保市民用盐安全。市民若遇到销售假冒食盐的行为,也可拨打8261115、8221846向盐务局进行举报。

◆相关链接——
区分真假食盐 学学这四招

  作为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咱少不得和食盐打交道,咋辨别食盐真假,也是挺重要的。下边这几个小方法,不妨一试。
  要辨别食盐是否含碘,比较靠谱的方法是用碘试剂试一下,如果不含碘,就是假冒加碘食盐。
  而要辨别食用盐的真假,还可以看标识。真食用盐的标识都工工整整地贴在同一个位置,而假食用盐袋子上的标识明显不够规范,且防伪标识光泽感很差,没有立体感。
  也可以查看包装袋封边。一般真食用盐封边比较正规,两头封边宽度相等;假食用盐袋子上的锯齿棱角分明,切割比较明显,而且盐袋子一端往往还会长出一些。
  另外,如果购买的食用盐包装袋质地较次,但颜色比较鲜艳,那假盐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一些。
  
◆相关新闻——
东营鼓励研发减盐食品
从企业入手严控用盐量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用盐量,与咱的食盐摄入量,有着挺密切的关系。3月31日,东营市经信委发布通知,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做好减盐工作。    
  据介绍,为抓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科学用盐,有效降低公众人均食盐摄入量,东营市经信委将通过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减盐干预活动,指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规定进货购盐、按标准用盐。按照规定,严禁将工业用盐、工业废渣制盐,以及不符合食用盐质量标准的盐产品,用于食品加工。
  东营市一直支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支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减盐技术改造。符合条件项目的,主管部门优先推荐申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专项扶持。对符合条件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项目,优先推荐申报淘汰落后产能资金扶持。同时,政府鼓励建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积极参与减盐食品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制定,加强减盐减油食品研发,推出低盐低油新产品。    
  此外,东营市经信委还鼓励开展“减盐知识进企业”宣传活动,鼓励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从业人员减盐培训,在显著位置摆放减盐宣传品。
  本报记者 张园园 孙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