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遗体捐献志愿者——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留在人间帮助别人吧”
本报记者吕增霞解岩
2016年04月0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涂必城夫妇。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唐程蕾和爱人在一起。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虽然遗体捐献观念还没有被广大民众接受,但是还是一群人,他们不顾外界的看法,只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就算死后也要帮助别人,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就是遗体捐献的志愿者们,目前,东营已经有248名志愿者,他们有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有才刚过20岁的大学生,但他们都有一个信念:死后捐献遗体帮助别人,成为回馈社会的最后一道力量。
遗体捐献志愿者80岁老夫妇—— “让别人替我们再看看这个世界,想想多美妙”
“现在墓地这么贵,扫墓多么麻烦,让别人代替我们再看看这个世界,想想多么美妙。”3月30日,记者见到80岁的涂必城老人时,他正在网上查找资料,为周末免费教英语做准备。
家住胜北社区景苑东区的涂必城今年已经80周岁,但他精神矍铄,口齿清晰,眼不花耳不聋,说起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事情,涂必城说,就是看了一条新闻就决定了,“新闻上有一个女孩得了不治之症,她告诉父母,等她死后,要把遗体捐出去帮助别人,我当时觉得这个事挺好,还能帮助别人,何乐而不为呢。”涂必城把想法告诉了子女,结果子女们非常开明,都同意了。
后来,涂必城又动员老伴也一起签了协议书,共同成为遗体捐献的志愿者,“我经常跟老伴说,现在很多人说医生医术不高,他们都拿小白鼠做实验,医学院的解剖遗体那么少,我们捐出去还能让学生多研究,提高医术,为后人服务,把眼角膜捐出去,让别人复明,我们死了,还有人代替我们再看看这个世界多好。”涂必城不仅动员了老伴一起成为了志愿者,作为党员服务社的一员,他还在小区里劝说邻居们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在涂必城的动员下,现在已经有两名居民成功签订志愿书,还有一位居民主动打电话咨询涂必城相关事宜。
在景苑东区党员服务社,一提起涂老,书记张爱萍就对其赞不绝口。张爱萍介绍,涂必城不仅死后要捐献遗体,五六年来,涂必城一直资助着两个贫困的孩子,数十年如一日地利用周末时间在社区里免费教孩子英语。听到张书记的称赞,涂必城有些不好意思,他说,“人老了不能光养老,还要发挥余热,我是一个中国公民,我享受了权利,我也得尽义务啊,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涂必城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让生命得以延续,让人类文明更加进步。
85后高位截瘫女孩唐程蕾—— “只要我还有用、还有价值,就绝不放弃”
“死后身体火化了,什么都没有了,太浪费了,如果能留给别人,还有用处,何乐而不为呢。”1987年出生的唐程蕾在一次意外车祸中受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从绝望的深渊中走了出来,并尽力帮助他人。她带领残疾人开馒头房、做手工艺品、代理化妆品,进行人体器官捐献……在她的心里,帮助别人就是给自己最大的快乐。
30日,记者在东营区红卫村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砖房里见到了唐程蕾。坐在马扎上的她看起来与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她那开朗的笑脸,让人看不出这是一个已经高位截瘫了8年的人,“我现在很知足,很快乐,虽然我已经残疾了,但我还有用武之地。”2008年唐程蕾夫妇在庆祝完结婚半周年的返程途中发生车祸,其丈夫当场死亡。唐程蕾被送入医院昏迷了三天,醒来后发现自己腰部以下已经没有知觉。残疾的身体加上丈夫的离世,痛苦的现实让她几近崩溃,多次企图自杀。
年迈的父母为了给唐程蕾治病,卖掉了房子,还欠下很多外债。当唐程蕾看到父母为她心酸落泪时,她在心里默默许诺:“我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不想成为累赘的她,凭借着之前学习过蒸馒头的手艺开了家馒头店,同时依托着自己的店,给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唐程蕾说,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别人。为此,她还在网上建立残疾人网络群,在微博上给予残疾人心理上的帮助。在助人为乐路上收获爱情,唐程蕾为人开朗、乐于助人的性格深深地感动了一名叫王会峰的莱芜网友。两人见面后,王会峰深深地爱上了唐程蕾,他决定要一辈子守候着她。“他是一个正常人,我是一个残疾人,绝对不可能。”唐程蕾认为自己会拖累王会峰,为了打消王会峰的念头,索性不接电话、手机换号。但王会峰追求她的热情丝毫没有降温。“她的真诚、乐观、乐于奉献的精神打动了我,这一辈子我就认准她了。”王会峰说。
收获爱情的唐程蕾,不改“本色”,助人为乐依然是她“最主要的工作”。她想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方向。带领残疾人制作串珠等手工艺品,还代理化妆品让残疾朋友有了谋生的手段。不仅如此,唐程蕾和丈夫在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上了名字,去世后会捐献自己全部的器官。“我对象是一名报纸发行员,看到《齐鲁晚报》上有一则报道捐献器官挽救了别人的报道之后,我们俩就不约而同也想以后这么做。”她说,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对于社会,没有做什么贡献。为了不想成为累赘,只要自己还有用、还有价值,她就会去做,就不会放弃。这是她活下去的动力,也是她最大的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留在人间帮助别人吧。”
◆相关链接
器官捐献这样进行
◆捐献登记
公民可以自己或通过器官捐献协调员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书面向人体捐献办公室或登记站表达器官捐献意愿,并征得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等亲属同意,由捐献办公室将捐献者相关资料录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者登记管理系统,并保密。
◆确认捐献
已办理捐献登记,因意外事故或疾病,达到潜在捐献状态时,有协调员捐献者的相关信息报送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对器官质量进行评估,如果器官质量符合获取的相关标准,由捐献者配偶、成年子女或父母等直系亲属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确认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
已办理确认捐献登记的患者,经所在医院确认已经死亡后,器官捐献协调员将捐献者的相关信息报送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由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通知器官获取组织获取器官 ,器官捐献协调员见证获取过程,只摘取捐献者同意捐献的器官。
◆器官分配
审计人体器官专家组根据器官分配与共享原则对捐献器官进行平均分配。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对器官捐献、分配的过程进行见证,以保证公正、公平。
◆遗体处理
器官捐献者完成捐献后的遗体,由医院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遗体原貌。对于有遗体捐献医院的捐献者,由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联系遗体接收站接收;对于没有遗体捐献医院的捐献者或不符合接受条件的捐献者,由医院移交其家属并协助处理善后事宜。
◆缅怀纪念
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规划建立纪念碑、纪念林、纪念馆或纪念网站等,缅怀和纪念器官捐献者,并为捐献者家属提供缅怀亲人的场所。
◆困难救助
对家庭贫困的捐献者家属进行困难救助。由家属提出申请,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核实后给予一定的困难救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