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自己的刘素梅——
十指相扣 今生与文学牵手
本报记者李金金
2015年12月04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刘素梅。
她爱好文学,喜欢写作,热爱朗诵;她爱好演唱,喜欢舞蹈,精通戏曲;她喜欢读书,爱好表演,钻研绘画……有人说,艺术都是相通的,这句话对刘素梅来说最为恰当。她的人生充满了正能量,只要有平台,她就敢上。而正是这些爱好,让她在人生的低谷期,战胜自己,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实,与文学十指相扣,不离不弃。
与文学结缘 做她贴心的伴侣
刘素梅小时候,她家里有台“戏匣子”,其实就是台木制的收音机。每到中午放学回家,刘素梅边吃饭边听小说连播。刘兰芳、单田芳等评书大师的名字连同《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等作品,包括里面立体直观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
小学时,有一次镇上组织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刘素梅报名参加,结果她以2:0完胜对方。回来后,她把比赛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没想到这篇《一次难忘的比赛》作为范文被老师拿到讲台上阅读,得到了老师苏宾卿的夸奖。她自己感觉很开心。正是老师认可和不断的鼓励,让她逐渐喜欢上了写作文。
1984年东营区刚成立,少工委组织了一次全区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刘素梅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现场参赛选手现场抽签,刘素梅清楚地记得她抽到的题目是《快乐的节日》,经过紧张的构思、她列出写作提纲,一篇作文洋洋洒洒有血有肉地完成了。后来竟然荣获牛庄区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一等奖,还发了一个粉色的塑料文具盒,她把文具盒珍藏起来,舍不得用。
正是这次比赛,给了她极大的信心,从此以后便与文学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爱上了文学,梦想做她最贴心的伴侣,认真地读她,尝试着去懂她。刘素梅更享受与文学作品相濡以沫的时间,用欣赏的眼光品味,用无穷的滋养丰富着她的心灵,让她从不迷失方向。
后来,刘素梅考入东营市师范学校,她参加学校的“小白鸽”文学社,和那些稚气未脱的文艺青年探讨文学知识,发表的第一篇文章《秋晨》就刊登在文学社主办的刻版刊物《青春》上。后来,她又陆续写了一些青涩稚嫩的文章,陆陆续续在校刊上发表。
因祸得福 卧床三个月成读书的契机
刘素梅说,人这辈子没有一帆风顺的。这句话在她参加工作后的生活里得到了很好的应验。毕业后,刘素梅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可惜的是,繁杂的工作和各种状况,导致她的那些良好的爱好时断时续。
1995年9月,学校里刚开学,学校安排教师往新盖的逸夫教学楼上搬迁。年轻的刘素梅凭着一股子劲儿,搬桌子、扛凳子地干了一下午,出了一身大汗。下班的时候,总觉得腰疼,没想到从第二天早晨就卧床不起了。这一躺就是三个月,病因竟是腰椎错位伴有脊椎骨裂。每天面对着天花板发呆,睡了吃,吃了再睡,就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不能走路,不能洗澡,翻身还需要别人帮忙,刘素梅说,那时她彻底成了一个废人。她的人生一下子从高处跌入了低谷,不经世事的她每天充斥着烦躁不安的情绪,为了一点很小的事情就会发脾气。
为了安抚她的情绪,她的父亲悄悄地放在她的床头一本书,路遥的《人生》。刘素梅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便被小说里的人物命运深深吸引了。刘素梅说:“曾经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高加林,遇到淳朴善良的刘巧珍和知性内涵的黄亚萍的时候,说不定也会陷入两难的选择呢。”卧床休息的三个月里,她每天都沉浸在文学作品的世界里,有了文字的浸润,人变得欢快起来,烦恼和暴躁一下子都没有了。照顾她的护士也喜欢和她聊天。“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刘素梅因祸得福,读了那么多书,在人生历程中是件不可或缺的好事。后来,她回到家中静养,能够伏案的时候,写了一篇小文《一株吊兰》寄给了报社,没想到竟然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一角上。
战胜自己 爱好是痛苦最好的解药
后来,紧张的生活让她患上了面瘫,紧接着,一场家庭变故的发生……都像一记记重拳,把她狠狠地打倒在地。痛苦、绝望、厌世等情绪充满了她的内心。这时,她想起了上初中时语文老师范仲雪送给她的一句话:人在最痛苦的时候,只有优秀的爱好才是最好的解药。她重新拿起笔,记录着每天的点点滴滴,这让她的心灵重新找到了归属。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她战胜了那个自卑萎靡的自己,又重新强大起来。
2013年,她加入了东营区作家协会,让她重拾了自己的梦想。这年春天,她跟随东营区作协赴牛庄采风,深入到乡村,再次感受到吕剧之乡的淳朴和踏实。因为有下乡演出的经历,让她亲眼目睹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生存的艰难,感受到戏曲艺术传承的责任。基于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戏曲文化的执着,凭着对传承传统戏曲艺术的责任,她的内心世界像涌动已久的岩浆,随时都会爆发一样。她一气呵成,完成了一篇报告文学《半世纪的坚守》和一篇小说《传人》,都发表在《走进牛庄》采风文集上,同时也得到了各位文友的的赞赏。2015年春天,她的小说《菊黄正是蟹肥时》在“情注河海·兴渔惠民”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有人说,40岁起步不算晚。她坦然接受,正是那些个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让她成熟,广泛的爱好让她更加坚强,更加立体和丰实。她曾经告诉她的女儿,任何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只要有契合的点,它就一定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她选择了写作,并坚持去写,或许不会有耀眼的文学成就,没有夺目的光环,但是,选择了,就不会轻易放弃。因为喜欢,就一直写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