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关注
山东新闻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报料
评论
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民自行设计“民间艺术馆”
建成后将免费对外开放,内藏200多件老物件文/片本报记者聂金刚
2014年12月23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分享到:
【PDF版】
广饶农民自建的民间艺术馆。
在广饶县李鹊镇西孙村,有一位酷爱收藏的农民,自己出钱、自行设计了一座两层楼的“民间艺术馆”,房屋红门青瓦、飞檐凌空,总面积400多平方米,收藏各类老物件221件。目前,主体已完成,正在进行装修,建成之后将免费对外开放。
收藏200多件老物件
农具、家具应有尽有
走进李鹊镇西孙村,人们第一眼就会看到两根古朴的大柱子,上面书写着“九龙口”。而“九龙口”正是民间艺术馆的名字。询问路人后,记者很快找到了一座漂亮却不失庄重的院落,屋顶陡曲峻峭,屋檐宽深庄重,气势雄伟浩大。
房屋的主人叫蒋庆群,今年60岁。年轻时,蒋庆群跟着父亲学过木工,练就了一手漂亮的木匠活,在上世纪农业生产队时期,队里的木推车、木耙子、木耧等农业生产用具,很多都是父亲和他做的。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如今这些农具都不用了。但是他认为,这些东西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扔了怪可惜的,于是收集起来。
渐渐地,他收集的老物件越来越多,除了各种农具,还有老式的家具、用荆条编的篓子、储存粮食用的粮囤、老式的织布机等等,其中最早的可追溯到明代。由于蒋庆群爱好收藏老物件,他在十里八乡也已经无人不知。蒋庆群说,他收藏的200多件老物件中,有一部分是买的,但大多数都是农民家中不用了之后送给他的。
蒋庆群没有刻意限制收藏范围,只要是上了年头的老物件,他都非常喜欢。随着收藏数量的增多,他也开始了分类整理。经过他细心梳理,老物件被分为生产、生活两大类。蒋庆群介绍,艺术馆建成后,他也会按照这一思路去分类展示。
自行设计修补老物件
让孩子们增长知识
蒋庆群的收藏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收藏的老物件中有很多都是破损的。为此,他专心研究,试着修补甚至改进这些破损的老物件。为了唤起人们的记忆,他将木质推车的轮子也换成了木头的。而且,他还自己设计制作了一百年以前的水车。
“历史是需要记忆的。”蒋庆群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记忆也在缺失。他为艺术馆起的名字“九龙口”就是以古地名直接命名的,也很有历史意义。“我以后会出一本画册,将民间艺术馆的藏品和现在的物品一一对比,大家会感悟到很多。”
“艺术馆免费对外开放。”蒋庆群表示,村里活动的场所有限,这座民间艺术馆将是大家文化休闲的好去处。艺术馆正式开放后,一楼将会展出200多件老物件,而二楼将会展出一些艺术字画,也为农民们挥毫泼墨提供场所。
“现在的孩子们基本不认识老物件了,很可惜。”在蒋庆群的计划里,这座民间艺术馆不仅是一个展厅,更是孩子们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课堂,让孩子们有机会多接触社会、接触历史。
蒋庆群说,建立一座民间艺术馆的想法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萌发,但是一直没有诉诸行动。在民间艺术馆建成后,他还想将艺术馆周边的荒地建成小广场,供老百姓休闲。“建民建艺术馆并不图回报,只想让大家活得更加精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A01版:黄三角早报
第A02版:黄三角早报·清风谭
第A03版:黄三角早报·早报眼
第A04版:黄三角早报·早报眼
第A05版:黄三角早报·专题
第A06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第A07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第A08版:黄三角早报`·广告
第A09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第A10版:黄三角早报·今日广饶
第A11版:黄三角早报·今日广饶
第A12版:黄三角早报·今日广饶
第A13版:黄三角早报·今日广饶
第A14版:黄三角早报·财金
第A15版:黄三角早报·财金
第A16版:黄三角早报`·广告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