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关注
山东新闻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报料
评论
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贫,不能让一人掉队
截至2017年12月,东营市共为6695名贫困人员办理了居民医保
2018年01月1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分享到:
【PDF版】
本报1月10日讯(记者 崔立慧 通讯员 罗丹 赵玲) “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大病保险共计补偿人数209人,补偿资金127.14万元。共为669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办理了居民医保,补贴157.76万元;为8253名重度残疾居民代缴养老保险费,补贴资金247.59万元。”以上是记者从东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中得到的数据,数字见证了市人社局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多次下文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决策部署。十九大后,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精准扶贫更是被摆到了重要的工作位置。东营市人社局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就如何践行中央扶贫精神进行统筹安排,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在近期印发的《东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工作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要“做好就业扶贫、社保扶贫、人才扶贫‘三篇文章’,重点实施‘六保障五提升三行动’”,全面实施人社扶贫提升工程,扩大精准扶贫的既有成果。
市人社局创新性地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开展扶贫工作。项目办每个成员都有清晰的扶贫工作目标,从政策落实、效能提升到长效机制的建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不让我们一个人掉队,我们也不好意思掉队。”曾经获得创业扶贫担保贷款帮助的贫困户鞠卫星由衷地说。2016年底,在人社部门帮助下,利津县明集乡鞠家村贫困户鞠卫星申请到“免担保、免抵押”的创业扶贫担保贷款5000元,安装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如今,鞠卫星一家不仅解决了自家用电的问题,还通过将多余的电卖给供电部门年增收入3672元,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贫困的结果大抵相同,致贫原因却各种各样。为了对症下药,扶贫工作组走街串户,调查和落实贫困原因,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送去脱贫希望。在抓培训、促就业方面,市人社局向县区、镇街提供人才服务,专门招募8个扶贫岗位,协调东营技师学院174名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到了国家助学金政策,帮助275名贫困人员实现了培训就业,计划开发各类扶贫公益性岗位22个。同时,出资金、上项目,积极为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持,累计发放创业扶贫担保贷款37笔,共计54.9万元。
此外,人社部门积极发挥社保兜底作用,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待遇水平,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减半,每段补偿比例提高5%,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扩大贫困人口慢性病范围,将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病种范围由居民医保的31种扩大至职工医保的48种。
人社工作人员到贫困户家中发放、讲解就业扶贫政策。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A01版:黄三角早报
第A03版:黄三角早报·早报眼
第A04版:黄三角早报·早报眼
第A05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第A06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第A07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第A08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第A12版:黄三角早报·旅游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