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健身设施为何总“受伤”
2017年04月1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4月17日讯(记者 孙娜娜) 几乎每个小区广场上都有健身器材,很多市民用来健身。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部分小区内的健身设施由于缺乏维护、雨水侵蚀、市民不文明使用,受损很严重。
近日,记者走访安泰南区、辽河小区、府前小区、金水小区等多个小区,发现新建小区的破损较轻,但老旧小区内的健身设施已经油漆脱落、锈迹斑斑,有的甚至缺胳膊少腿,根本无法使用。
在府前小区广场上,有一批非常新的健身器材,上面写明器材的安装日期是2015年12月,器材没有损坏。在辽河小区,记者看到健身器材确实比较老旧,锈迹斑斑,正在健身的王女士说:“我在小区住了10年了,刚住进来的时候就有这些健身器材了。”
记者了解到,有的小区的健身器材旧了会由东营市体育局更换,或者不定期的由中国体育彩票捐赠,但是却很少会对健身器材进行维护。金水南区12号楼旁小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分两批,一批新一批旧。旧的健身器材上也是锈迹斑斑,没有被维护。安盛南区5号楼南侧的健身器材上也是锈迹斑斑。
据东城街道教育培训办公室介绍,在2016年,经街道审批了大约80件新的健身器材将被发放到辖区8个工作站,届时辖区内破旧的健身器材将被替换掉。“现在还没有发放下来,得再等等。”东城街道教育培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采访中,记者观察到健身器材掉漆、配件松动、警示牌缺失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原因在两方面:一是由于这些器材安装在户外,使用年限过长,自然受损;二是由于市民使用不当造成破损,甚至是人为故意损坏。不少市民说,公共健身器材需要日常管理和维护,也需要市民用心爱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