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
60%癌症死亡可防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
2017年02月0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我能战胜癌症”。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15年全国约有430万人确诊癌症,280万人因癌症去世。癌症大数据显示,大约60%的癌症死亡可以通过减少可控危险因素来预防。
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癌症高发
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过去30年间死亡率上升了465%,吸烟和空气污染是肺癌高发的主要诱因。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胃肠道肿瘤持续增长。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主任王绍明与高脂肪餐、高能量的摄入过多、低纤维素的食物摄入过少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卢承前认为如果体重增加的话,很多肿瘤的发病会随之增加,比如说跟消化系统有关的食管癌、大肠癌甚至胰腺癌等等。
研究表明,熬夜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就容易找上门来;久坐的人比经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到50%;长期处于亢奋和紧张状态,是导致卵巢癌的重要原因。癌症大数据提示,只有10%-30%的癌症可以归结为基因突变,接近90%的癌症都可以追溯到生活方式、环境因素,控制吸烟可以减少23%-25%的癌症相关死亡;对于胃癌、肝癌和宫颈癌来说,控制慢性感染可减少29%的死亡。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新发乳腺癌病例数达27.24万,每年死亡率超过7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专家指出,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乳腺癌属于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的,且是肿瘤中相对最不容易复发的。如果能做到早诊早治,乳腺癌治愈率可达90%以上。
我国每年新确诊乳腺癌病例占全球12.2%,且新发病率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其中,我国城市地区发病率是农村地区的2倍。我国女性诊断为乳腺癌的中位年龄为48-50岁,比西方国家早10-15年。专家认为,乳腺癌高发与遗传、肥胖、雌性激素滥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外科教授黄汉源说,遗传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母系这边包括她的姐姐、姨有病,她本人发病的机会就大,第二,不生育、晚生育、不哺乳,也是引起乳腺癌的高发因素。
提倡母乳喂养,不能少于六个月,一般要求是八个月,最好是一岁以上。专家建议,女性25岁以后定期进行乳腺检查,超过35岁才生第一胎的、接受过大剂量放射性治疗的、打过促排卵激素的妇女,都是乳腺癌高发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检查。如果伴有乳腺癌家族史,最好加一个核磁共振检查。
注意身体发生的预警信号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谈癌色变,其实癌症并不可怕,平时还要注意身体发出的癌症预警信号,一旦有以下早期症状,需要及早去医院就诊。
主要的癌症预警信号有身体任何部位(如舌、皮肤等处)没有外伤而发生的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的患者;进食时灼痛、异物感;长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消瘦、没找出明确原因;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原有的毛发脱落;原因不明的口腔出血、口咽部不适或口腔疼痛;原因不明的疲乏、贫血和发热。
目前降低肿瘤发病率最有效的办法是,倡导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致癌因素。 预防癌症首先要戒烟。烟草使用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单一最大可避免风险因素,估计每年导致22%的癌症死亡。吸烟可导致多种形式的癌症,如肺癌、食道癌、喉癌、口腔癌、咽喉癌、肾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和宫颈癌等。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调整饮食是控制癌症的另外一项重要方法。饮食中水果和蔬菜含量高可能对抵抗多种癌症起到积极作用。相反,过量食用红肉和腌制肉类可能会增加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
定期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重加上健康饮食可大幅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
限酒。酒精使用是导致多种癌症的一项风险因素,罹患癌症的风险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降低不必要的辐射剂,电离辐射对人具有致癌性。电离辐射可能诱发白血病和多种实体肿瘤,年轻时遭受暴露带来的风险更高。家庭中的氡气浓度可以通过改善通风和密封地板及墙面得到改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