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炮减少,个别区域还“响震天”
个体商家成了放开门炮主力军
本报记者解岩段学虎
2017年02月0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2月4日早晨,西城一处街道上,环卫工人清理鞭炮屑。 (东营区环卫处提供)

开门炮渐成个体店铺“专利” 大部分商家选择燃放图吉利
春节假期已过,记者发现,今年东营市农历初七的开门炮比往年明显减少,但是不少店铺为图数字吉利,选择在初八当天燃放开门炮。据东营市环卫处统计,截至农历正月初八,市环卫部门在清扫范围内的主要街道,共清理烟花爆竹、祭祀烧纸遗留物等垃圾420立方米。
2月4日,是农历正月初八,在不少人心中,“八”是个吉利的数字,从清晨开始,东营城区开始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初八当天,也成为春节过后,各商家燃放开门炮最火热的一天。巧合的是,初八当天,东营也迎来了春节后第一次阴霾天气。
开门炮是汉族传统年俗,做生意的店铺大都会在年后开业当天燃放开门炮,图个吉利,期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兴旺发达。记者发现,与往年相比,单位的开门炮消失了,个体商家则开始热衷于开门炮。
2月2日是正月初六,张楠(化名)特意选了那天作为她经营的美容美体店开门营业的日子。一大早,张楠就和员工前去购买了开门炮,“一共买了四箱箱式礼炮,每箱28响。”燃放礼炮的时间选在了上午11点18分,谐音“要要要发”,张楠说,做生意的大都会燃放开门炮,图个来年生意红火、财源广进的好兆头。
相比张楠,姜女士店里燃放的开门炮则更为讲究,“我爱人年前就准备好了两挂长鞭、两箱箱式礼炮。”初六早上9点58分,两挂长鞭在姜女士店面门口被铺开点燃,礼炮也一起燃放,响声震天。
市民王先生就职于西城一家企业,初六上班当天,王先生所在单位也燃放了开门炮,“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里,突然听见楼下噼里啪啦的炮声,到窗边一看,单位楼下正在燃放开门炮,有成盘的鞭炮,也有成箱的礼炮。”王先生粗略一数,共燃放了箱式礼炮24箱,鞭炮响声持续了约三分钟。
“我们家就在开门营业的当天早晨9点58简单放了一挂鞭炮,图个好兆头就可以了。”张女士经营的饺子馆初八开业,“起初我还不知道有‘开门炮’这回事,家里老人说是要放个炮图吉利,我就放了一挂鞭。”与张女士一样,一家蛋糕店也选择了燃放一挂鞭炮,“开门炮就是图个吉利,有个意思就可以了。”
杨先生所在的一家物流公司也在开业时燃放了开门炮,“我回单位时开门炮已经放完了,我只看到满地的鞭炮皮。”杨先生认为,燃放开门炮图吉利无可厚非,但还是应该适度,过量燃放对于环境和清洁人员来说都是一种负担。
零售商迎来节后销售高峰 环卫部门提倡文明燃放
随着开门炮声,各烟花爆竹零售点也迎来了节后的第一次销售高峰期。不少商家表示,相比于节前市民购买为主,商家的购买力显然更强。
“节前来买鞭炮的以居民为主,一次买的量比较少,而节后从初五开始,不少商户开始购买,我们销量有明显增长。”东城一处烟花爆竹零售点的负责人刘女士介绍,“如果和往年相比,销量是少了,但是如果和今年的其他时间相比,节后到初八是一个销售旺季。尤其是长挂的鞭炮和礼炮,销量还可以。”
记者走访了东营部分售卖烟花爆竹的摊位,在锦华小区附近一家摊位上,记者看到分别有28响、48响以及58响的箱式礼炮,这位摊主告诉记者,开门炮又叫“发财炮”,放炮比放鞭要好,他的摊位卖的最好的便是48响的礼炮,“一般没有买一箱的,都是买两箱、四箱或六箱,一起燃放。”而另一家摊位的摊主则表示,开门炮是为了图吉利,放炮或放鞭都可以,意思到了即可。
“初八的开门炮在一些店铺比较集中的街道,还是放了不少的,”东营区环卫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应对开门炮的燃放高峰期,各保洁公司及时在一些商业繁华路段安排人手,提前上岗,保证及时清理鞭炮纸屑。在西城西三路天成恒信附近,就有不少商家燃放开门炮,远远望去,大红的鞭炮屑把大部分人行道和主干道“染”成“红地毯”,有些鞭炮燃放完后,鞭炮纸就开始冒烟,“如果不及时清理,就容易着火。”一位环卫工人说。
东营区环卫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门炮给环卫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初八当天,不少街道的环卫工人清理的垃圾主要就是鞭炮屑,有的环卫工人的保洁车上,装着成袋成袋的鞭炮屑。”
该负责人介绍,有些商家选择在安全区域燃放,有的则不然,在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上燃放,如不及时清理,遇风一吹,鞭炮屑四处飞散,“环卫工人刚清理完这边,那边就又放了,工人们的工作强度很大,还有一些商家讲迷信,燃放完了的鞭炮屑,不允许环卫工人清理。”
据东营市环卫工处统计,截至农历正月初八,市环卫部门在清扫范围内的主要街道,共清理烟花爆竹、祭祀烧纸遗留物等垃圾420立方米。环卫部门建议商户,文明燃放,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希望大家都能够为城市的干净卫生献上自己的力量,并配合城市保洁人员的工作,文明燃放烟花爆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