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东营卫生计生财务年报出炉,深化医改成效显著
人均补助事业费583元,居全省前列
2016年03月0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3月7日讯(记者 吕增霞)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承前启后的一年。近日,按照国家和省里要求,东营编制完成了2015年全市卫生计生财务年报。按照国家、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2015年东营市着力研究解决制约深化医改的深层次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2015年,全市卫生计生(含中医)事业费总计11.78亿元,同比增加1.58亿元,全市人均财政补助卫生计生(含中医)事业费583.22元,同比增加59.05元,增长11.27%。与兄弟地市相比,东营人均补助水平较高,位居全省前列。
2015年,全市卫生计生(含中医)事业费总计11.78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比重4.57%,同比增长0.46个百分点。其中:医疗机构7.63亿元,占64.77%;公共卫生机构1.85亿元,占15.70%;行政机构0.41亿元,占3.48%;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1.46亿元,占12.39%;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0.43亿元,占3.66%。医疗机构经费占全部卫生计生事业费比重较高。
“虽然全市卫生计生(含中医)事业费增幅较快,但是仍存在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目前政府卫生计生事业费主要用于医疗机构,尤其是县及县以上医院,并且主要是人员经费支出,即工资性支出,而真正用于开展卫生活动的业务费和公务费基本不增长,用于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较少。”东营市卫计委副主任宋勇建议,积极调整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力度。探索建立保障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备、人员培养培训和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机制,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好公共卫生机构“防患于未然”作用,做到少患病、不患病;发挥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作用,做到首好诊、接好诊。对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和油田医疗机构承担的传染病及精神病防治、重大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积极争取给予专项补助。
2015年,全市政府办公立医院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为183.65元,比上年(177元)增长3.76%;每住院床日平均收费为784.65元,比上年(756.32元)增长3.75%;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为6292.89元,比上年(6330.4元)降低0.59%。出院者次均费用实现了下降。全市政府办公立医院药品收入为5.61亿元,药品费5.57亿元,占医疗业务总支出的31.68%, 10家公立医院平均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为35.12%。卫生材料费2.94亿元,占医疗业务总成本的16.72%。10家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为29.26元。药品费和卫生材料费占医疗业务总支出的比重仍然偏高。
2015年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次均费用同比下降,但药品费和卫生材料费占医疗业务总支出的比重较高。去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304.03万人次,同比减少5.83%,出院人数1.16万人,同比减少53.41%。这也反映了分级诊疗亟待加强的趋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