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德大铁路通车,经停东营火车增多,春运前记者先探营——
回家访友出行,今年多一个选择
本报记者杨玉龙孙川
2016年01月22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66岁老人专程从北京坐火车来到东营,只为看望多年不见的老友。 本报记者 杨玉龙 摄
     这个周日春运又要拉开帷幕了。2015年德大铁路正式通车,从东营不仅可以坐火车来往济南,还能到德州、北京等更多城市,而春运期间青岛北—齐齐哈尔这趟临客途经东营,更是让东营的火车抵达目的地增加了不少。对很多在外的东营市民、在东营求学的学子等来说,这个春运回家有了更多的选择。
来东营求学一年半多 第一次从东营坐火车回家
  21日早晨不到七点,付杰就来到了东营南站的火车大厅,等待乘坐8点多出发去往北京的火车。付杰是东营职业学院大二的学生,来自北京的他还是第一次从东营坐火车回家。
  “因为东营没有直达北京的火车,从2014年来东营上学开始,我就一直是坐汽车来回北京。”付杰说,来上学之前他特意查过,看有没有火车来东营,“但2014年那会儿,东营—北京之间根本就没火车,只能选择坐汽车。”     但与火车相比,汽车费用相对要高。“从北京坐客运汽车到东营要220元/人,从东营到北京则需要150元/人。”付杰说,在上学的一年半多的时间里,除了寒暑假等假期,他回家的次数不多,“没有选择,汽车的费用有点贵。”
  除此之外,几个小时的汽车旅途也让他觉得不舒服,“有时觉得路上跑的时间比司机说的长多了,加上进服务区啥的,特别不舒服。”付杰说,路况比较好的时候还行,遇到天气不好、有雾等情况,路上花的时间还会更长。
  但是有了火车后,就变得不一样了。付杰说,首先是乘车费用方面降低了不少,东营—北京这趟火车票价是每人80多元,学生证半价后只需要40多元,“虽然来东营南站要花30块钱的打车钱,但是还是比坐汽车便宜。”而从时间上来说,受天气影响也比客车少些。
  不过,付杰说,坐火车也有不便,主要是时刻问题,“东营去往北京的火车八点多开,下午3点多到,还可以接受,但是北京开往东营的要晚上10点才能到站,如果没人接站,就有点麻烦。”
北京东营间通了直达火车 老人四十多年后再来访老友
  “年龄大了,怕是坐不了汽车,幸好开了这趟火车。”21日早晨7点半,这位66岁的老人正坐在候车大厅内,手里抱着一个泡好茶叶的水杯,安静地等待检票通知。
  “东营真是变化太大了!”老人叹了一口气,说起他四十多年前到东营的经历。“那时候东营真小,还没有东城,只有一条街,现在变化真是太大。”老人告诉记者,他这次是专门坐火车从北京来看望老友的。
  “四十多年了,真以为自己来不了了,现在已经坐不了汽车、受不了长途奔波。”老先生现在很少坐汽车出行,“家里人也放心不下,现在有了火车,好一些了!”老人说,相对来说火车空间更大些,也让他感觉更舒服些。
  这次来东营,只待了三天时间,这让老人有些遗憾。
  “这次天气太冷,时间也很急,所以没能逛逛东营的景点。”老人说,等过完年天气转暖后,他还要再来东营,“到时候多在市区逛逛,再去看看黄河入河口!”
  “希望东营的
火车线路越来越多”

  “自从这趟火车通车后,我就更改了出行方式,尽量都是坐火车走。”刚走进候车大厅,丛子剑便把重重的背包卸下,放在了身边的座椅上。
  原来,他是一名登山爱好者,每年都要“征服”几座山,这次出行,他就与几名登山爱好者约好,前往河北西北部,攀登河北最高峰“小五台山”,“我是先去北京,与几个朋友汇合后,再一起去爬山。”
  在他的背包下,还挂着帐篷用的防潮垫,“不一定爬到哪,我们就会找片空地‘安营扎寨’,吃的喝的都要带上。”丛子剑指着旁边硕大的包裹说,“这个背包,已经陪我爬过很多高山!”
  “还是火车便利,既便宜又舒适!”他笑着说,虽然经常出门爬山,但他通常还是尽量选择乘火车出行,“背包放身边也能自己看着,关键是环境很舒适,不会扰乱爬山的好心情。”他说自己还有一个愿望,希望东营的火车线路越来越多,“以后去哪里都能坐上火车,甚至是高铁,那该多方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