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影视分级“国标” 应成为法定义务
2014年12月23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成立于上海的和思儿童教育研究院近日联合影视、教育、脑科学等多领域专家学者,参照美国儿童影视剧分级标准,推出了中国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分级制度,以孩子的年龄与发育特点为分界,将具体的分级细分为五级标准,并据此发布了国产儿童影视剧健康指数。
  中国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分级制度,既参照国际标准,也集中了国内影视、教育、脑科学等多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和智慧,对当下一些热播动画片给出了比较准确的分级,无疑是家长们指导孩子观看影视剧的“指南”,填补了影视分级制度的空白,也不出意外地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和公众的关注。
  时下,国内国际影视剧产品日益丰富多元,既反映了社会复杂多变的现实,也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少年儿童的影响更甚,而暴力、血腥、色情等影视剧情节往往在不经意间毒害幼小心灵。据不完全统计,在热门动画片中,曾在10多分钟内出现20多次不文明语言;在《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灰太狼曾被伙伴作弄2347次,而江苏连云港李家两兄弟被小朋友模仿“喜羊羊和灰太狼”动画片中灰太狼烤羊肉的情节严重烧伤,一时归罪和禁播该动画片的争议四起。
  民间儿童影视分级制度当成为风向标,影视分级制度国家标准刻不容缓:其一,划定生产、销售影视剧产品的标准和红线,使各方按图索骥而不至于各说各话,避免一些创作人不慎、无意触碰禁忌,节约创作资源,也禁止一些不良人员为了炒作和销路,而故指“脐下三寸”和“暴力相加”;其二,强化对文艺工作者和观众的正确引导,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创作水平和文化欣赏水平。其三,万事开头难,儿童影视分级是一个良好开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国家影视剧分级标准,并逐步延展到动漫、影视衍生品等相关文化消费领域,净化儿童文化市场,规范成人文化消费,促进相关产业向好向上发展
  儿童影视分级“国标”应成为法定的文化义务。这个义务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加紧出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级设置影视分级“国标”;制片商、创作者及影院、电视台要加强行业自律,不因追逐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而亿万家庭也要加强亲子互动,不能把陪伴孩子的玩伴全然托付给影视剧,而应该与孩子一起观看,一边甄别,一边指导,各方合力,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远离“危险”,健康长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