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像“天书”,如何读懂理财产品?
本报记者李立红
2014年10月2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没仔细看过,看也看不懂。”“看了,有些提法太专业了,不明白。”近日,本报记者就“你是否能看懂理财产品说明书”这一问题针对数十位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选择上述两类回答的市民占绝大多数。东营市民对理财产品的热衷程度越来越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购买理财产品的重要前提,很多购买者还没通过“读懂理财产品说明书”这一关。
在一家国有银行的营业网点里,一位40多岁的李女士接受记者调查时说,“我身边好多亲友都在做银行理财,收益一直不错,我也做了两年了。”当被问到是否能读懂理财说明书时,李女士表示她曾专门研究过理财产品说明书,“但专业词汇很难读懂,即便是读懂,也不知道它究竟是说个啥,说明书看了也是白看。”现在,她除了看一下风险评级,已经不研究说明书了。
理财产品说明书为什么难读懂?记者走访银行时发现,各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都是极长的篇幅,内容多达十几项,分别介绍产品内容、安全系数、针对的投资人群、投资收益、涉及费用、风险提示等方面,这些都是与投资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不过,其中涉及大量专业性名词,如果不是金融专业人士很难读懂。
以某银行正在销售的一款黄金挂钩类理财产品为例,记者请一位大学本科毕业生来阅读这份说明书,他对其中的“定盘”、“边界”等术语很难理解,更有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公式让她直言“看不懂收益究竟是多少”。
把理财产品说明书研究明白,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前提,这样一来,投资者才能知道自己的钱投资到哪儿了,有没有风险,能获得怎样的收益。那么,如何才能读懂理财产品说明书呢?中国银行东营分行一位理财专家表示,市民可以抓住几个关键要素:
一定要看准产品风险提示。理财产品说明书上都会标明风险等级,评级为一星和二星的,风险程度相对较低,适合投资方式稳健、经验较少的投资者。三星或以上产品,风险程度逐渐提高,更适合投资方式激进、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
要计算好收益和费用。理财产品收益可分为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后两者的实际收益率取决于投资标的的市场表现,投资者极可能面临零收益或负收益(即本金损失)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银行会在说明书中对收益进行测算,市民一定要看最坏情况下的投资收益是多少,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最终收益一般是还要扣除管理费、委托费等相关费用的。
说明书上有“挂钩”、“衍生”、“结构”等字样的理财产品,普通投资者要尽量避而远之。这类产品一般为结构性理财产品,产品设计复杂,实现预期收益的条件多,风险较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