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架子小了,办事效率高了
14074项整改事项已完成13653项,刹住“四风”蔓延势头本报记者宋贝贝
2014年10月1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士合在会上讲话。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东营市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广大群众也热情参与。据悉,全市确定的14074项整改事项已完成13653项,总的看,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重要的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交出了一份抓作风、改作风的合格答卷。

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
  自活动开展以来,东营市高度重视,各级都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今年特别重大的第一位的政治任务,领导干部带头发挥示范作用,按规定动作做到位,并且边学边查边改,落实整改快速行动,全市确定的14074项整改事项已完成13653项。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本次活动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认真查找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距离,掌握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群众反映领导架子小了,办事效率高了,工作落实快了,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回来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士合指出。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抓整改,努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盼望最迫切的事情做起,开展了多项专项整治行动,让群众看到了明显变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自我剖析触及痛处,相互批评不留情面
  活动开展以来,聚焦“四风”问题,大力正风肃纪,狠抓专项整治,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全市性会议同比减少17%;市政府部门精简审批事项160项,精简比例46.8%;公款送礼、公款吃喝,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新建滥建楼堂馆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超编和超职数配备,“三公”经费开支过大等问题得到根本性遏制。
  刘士合指出,东营市开展了机关规范化建设、为民服务“提标提效”专项行动、“慵懒散”专项治理,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随意执法、吃拿卡要的现象明显减少。如此一来,作风漂浮、挥霍浪费、脱离群众现象得到扭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呈现出新变化新气象。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剖析触及痛处,提出意见开诚布公,相互批评不留情面,“既动真碰硬、揭短亮丑,又相互提醒、真诚帮助,红了脸、出了汗,加了油,鼓了劲。”刘士合指出,增进了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提高了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广大党员干部普遍感到,这样的民主生活会是多年来少有的,是最严格认真、最受教育、效果最好的一次,确实经历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
出台制度规定50多项
  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标本兼治,东营市委、市政府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内公务接待管理等制度规定50多项,坚持用制度管住干部行为,为反“四风”转作风提供了基本遵循。
  面对宏观形势趋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全市上下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有力推动了新一轮科学跨越。据悉,预计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00亿元,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1765亿元,增长17.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9.7亿元,增长12.2%。
  可以说,东营市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会上,刘士合还总结了全市教育实践活动的做法经验,主要是坚持聚焦“四风”、标本兼治,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坚持教育为先、重在实践,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严字当头、动真碰硬,把“认真”要求和“钉钉子”精神贯穿始终;坚持全程开门、群众参与,形成引导党内外良性互动;坚持统筹兼顾、搞好结合,把开展活动作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