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成品油下调窗口开启,年内成品油“三连跌”
中秋驾车出行,每百公里可省近40元
2014年09月02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9月1日讯(见习记者 陈雪婉) 成品油价又跌了,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在9月1日24时打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5元和100元,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08元和0.09元。
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31省市,汽、柴油均价持续走低。其中2014年1到8月份汽油和柴油均价分别较2011年下跌700元/吨和500元/吨之多。在此之前,国内成品油调价已经形成“6下调、6搁浅、4上调”的局面,而此次调价也将使得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2014年以来的首次“三连跌”。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张斌分析,8月份国际原油均价较6月大幅下跌,而国际原油下跌是拖累国内成品油大跌的核心因素。截至8月29日收盘,第10个工作日变化率为-1.62%,对应下跌95元/吨。根据定价机制要求,9月1日24时国内成品油下调已成定局。
同时,传统的中伙佳节即将来临,随着油价的不断下行,私家车出行的油耗成本将大幅下行。来自卓创分析,以私家车百公里油耗10升汽油估算,成品油累计下跌约500元/吨后,私家车假日出行每百公里可节约近40元。
此前成品油首次“三连跌”出现在2013年9月29日至11月14日,其中汽油累计下调48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465元/吨。
据悉,国家发改委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新闻链接:我国于2013年3月底出台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按照新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做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