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工于至诚 行以致远
品牌:“工银财富”专属理财产品、“牡丹”系列信用卡
2014年08月2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简介:中国工商银行(全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行旨在通过国内外开展融资活动筹集社会资金,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支持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金融时报》列出,中国工商银行全球企业500大排行榜第9位。
□获奖理由□
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东营分行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关注产业整合,深化信贷结构调整,加大信贷业务创新力度,积极争取规模,千方百计支持大项目、骨干企业发展,始终保持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主动承担大行义务,履行社会责任,找准支持切入点,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大力支持地方经济。
工商银行东营分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思路,积极扩大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2014年6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98.19亿元,各项融资总额达到654.77亿元,较年初增加130.04亿元,增长19.86%。成绩的取得源于工行不断的努力,今年上半年,工行通过积极扩大贷款投放、扩项目贷款投放、服务小微企业群体、扩宽融资渠道等途径,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成为东营银行业的领头兵。
首先,积极扩大贷款投放,贷款保持系统内及同业领先地位。2011年至2013年,工行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分别为35.5%、30.61%、38.93%,连续三年保持东营市第一。2013年贷款增量占全市25家银行新增贷款的16.36%,增长额已连续两年居全省工商银行系统内第一位。今年6月末,各项本外币表内贷款余额398.19亿元,较年初增加34.05亿元。
其次,积极扩项目贷款投放,全力支持企业新建扩建项目资金需求。工行发挥在项目贷款方面的传统优势,支持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对中长期建设资金的需求。2014年上半年,该行累计发放11个项目共计14.76亿元,项目贷款余额达到95.72亿元,较年初增加6.31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项目贷款总量的30%以上。
再次,服务小微企业群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围绕解决担保难问题,工行创新开展票据池质押业务,累计为小微企业客户办理4.04亿元;创新办理供应链融资业务,围绕核心客户为小企业发放贷款5700万元;创新标准厂房及办公用商用房按揭贷款,为辖区内2户企业办理标准厂房按揭业务2700万元。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6.01亿元,较年初增加3.27亿元。
最后,扩宽融资渠道,通过表外业务支持企业发展。6月末,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三项表外融资余额215.55亿元,较年初增加70.58亿元,增长48.69%;创新完成金融资产服务业务投资5笔8.65亿元,余额9.05亿元,较年初增加4.4亿元;利用海外资金支持企业发展,融资性风险参贷余额达到27.48亿元,较年初增加16.51亿元,增长150.5%;5月份,主承销完成某集团中期票据第一期4.5亿元发行,实现了直接融资业务的突破。
近年来,该行把抓渠道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为产品销售搭桥铺路。加大网点改造力度,把电子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根本出路,大力营销网上银行,布点自助设备,引导客户自助办理业务,达到稳定吸引客户现金流,促使资金沉淀的目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工行也在不断稳固自己的规模优势。近年来,工行把抓渠道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为产品销售搭桥铺路。加大网点改造力度,把电子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根本出路,大力营销网上银行,布点自助设备,引导客户自助办理业务,达到稳定吸引客户现金流,促使资金沉淀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工作,工行班子凝聚力不断增加,盈利能力也持续增强,纳税额持续增长,对地方财政贡献逐年提升。2014年上半年纳税10149万元,含地税9716万元、国税433万元。在全市金融系统中,工行纳税额总量一直稳居榜首。下一步,工行东营分行将继续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关注产业整合,深化信贷结构调整,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多渠道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