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商务局局长孙继续:
好项目引进来 本土企业走出去
2014年03月1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志刚
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商务厅的总体部署,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工作总要求,东营市商务局将着力推动内贸建网络、强基础、稳市场,推动外贸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促进全市商务事业再上新台阶。争取2014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9%;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10%。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和农村流通体系,打造一批商贸流通骨干企业。
拓市场 创品牌 实施境外百展计划
在推动外贸转型方面,东营市商务部门将着力抓进出口市场培育及品牌建设升级,不断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大力实施境外百展计划,围绕重点产业和出口市场,统筹安排好100个境外展会,在巩固美国、欧盟等传统市场基础上,大力拓展非洲、东盟、东欧、南美等新兴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东营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孙继续说,支持企业围绕主导市场开展境外商标注册、认证、专利申请、品牌推广等,提升国际竞争力。鼓励企业在主要出口国别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机构,设立境外营销基地。
同时,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升现有省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水平,重点打造广饶县橡胶轮胎品牌、东营区石油装备品牌、垦利县精细化工品牌等,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在新增长点培育方面,今年商务部门将重点推进方圆公司100万吨铜精矿冶炼等一批重大进出口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同时,关注国家原油进口政策,抓住时机加大争取力度,力争在原油进口上取得较大进展,指导22家已获燃料油进口资质企业择机扩大进口,依托东营港打造燃料油集散地。探索开展石油装备出口与炼化企业原油进口易货贸易。深化《石油装备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实施,引导企业利用信保政策扩大卖方或买方信贷规模。重点推进科瑞集团2.04亿美元出口阿根廷石油压裂支撑剂融资保险项目。
同时,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石油装备、汽车零部件、橡胶轮胎等优势产业,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针对国际贸易中设置技术壁垒的情况,支持重点企业和平台对接国际标准,提升技术层级,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比重。
把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来” 让有实力企业“走出去”
大项目、好项目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东营市商务局将继续把领导高层推进招商作为招商“提质增效”的主要手段,强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抓好招商责任单位招商责任落实,对引进重大项目实行领导负责制,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
同时,要精心筹划组织好“香港山东周”、“鲁韩经贸活动”、山东省企业与跨国公司驻京、驻沪机构联谊活动等重大经贸活动,积极搭建招商载体,搞好项目对接洽谈,力争促成并签约一批大高外项目,确保取得实质成果。
在做好“引进来”的同时,东营市商务部门还将努力推动本地企业“走出去”。重点关注西水永一老挝橡胶园、万达印尼潜油泵、盛泰集团美国飞机拆解等项目进展,从政策、信息、资金筹措等方面为企业搞好服务,推动企业扩大项目规模,提升水平。同时,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三个允许”精神,鼓励我市企业围绕石油、橡胶、铜矿、木材等重要资源,投资境外资源开发项目,或以工程换资源等方式在境外开展投资合作。重点推进大地乳业在澳大利亚开发天然牧场等项目。
而围绕我市石油装备、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纺织等优势产业“走出去”方面,商务部门将重点推进奥戈瑞轮胎公司总投资2.7亿美元在印尼合资建设子午胎项目,积极推进东营和力投资公司在塔吉克斯坦原油加工项目,做好永泰化工在英国并购考文普利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项目的后续服务。同时,积极拓展境外工程承包市场。引导胜建集团等企业采用项目总承包等先进模式承揽境外工程项目,推动科瑞集团等企业以承揽境外工程项目带动石油装备产品的出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