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价格马年首调90号汽油每升涨了0.15元
2014年02月2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2月26日讯(记者 聂金刚) 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调价执行时间为2月26日24时。这次调价是国内成品油年内首次上调,创去年9月来最大涨幅。
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是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根据2月26日前10个工作日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变化情况计算,并累加上个调价周期应涨未涨金额确定的。此次油价调整后,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15元和0.17元。受涨价影响,东营市民26日纷纷前去加油。府前大街一加油站工作人员介绍,25日晚上开始,前去加油的私家车明显增多。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秦文平分析,在美国库存地区原油库存下降、北美严寒气候支撑取暖油需求、美元汇率下滑、利比亚和安哥拉原油供应再次减少等利好因素支撑下,本计价周期内欧美原油期货保持震荡上涨态势。尽管成品油在CPI中直接占比较小,但作为基础物料,油价的调整将影响生产、运输等行业成本,进而扩大其影响力。
秦文平分析,即便发改委上调油价,炼油利润已不可同日而语。调价后,市场利好消息短暂消失,而市场心态有望再回持币观望,就下游市场而言,不明朗的经济走势、承压的房地产行业以及不断低迷的煤炭市场,成为降低柴油需求的重重阻力。单独依靠发改委上调所带来的利好或很快消散。
秦文平预测,下一周期内,若地缘政治因素得以阶段性缓解,则原油期货将会处于震荡下滑态势,这将会拖累变化率跌入负值,市场下调预期渐起。再者,雾霾天气严重,各地环保措施及淘汰产能等势必会抑制成品油终端需求,导致短期汽柴终端需求回升有限,而目前全国整体资源较为充裕。在政策面和供需面影响下,预计下一调价后期内,国内成品油市场或将出现先扬后抑行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