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温泉之城”,东营有了框架
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同时,将进行统一的管理保护
  • 2013年12月28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本报记者 任小杰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山东东营中国温泉之城发展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审查通过,由东营市政府发布实施。
  东营是山东省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地热地质条件清楚、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合理、管理与保护制度健全,在发展低碳经济、温泉(地热)文化、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突出,符合中国温泉之城创建要求。
  地热项目一年能创收3亿元
  据介绍,东营市的地热田分布有东营区中部地热田、河口区城区地热田、孤岛-仙河镇地区地热田、东营港地区地热田。地热田开发利用的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储量丰富,水质独特,水温较高,社会经济效益可观。
  东营市提交控制级别并经省级国土资源储量备案的地热资源量32.06×1018焦耳,折合标准煤10.94亿吨,可利用地热资源量7.98×1018焦耳,折合标准煤2.72亿吨。热水储量640.24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29.43万立方米/天,折合热能为1346.74兆瓦。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经济事业,涉及范围广。东营市地热资源丰富,保障程度高,近年来地热资源利用规模迅速增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东营市目前投入应用的地热项目,每年经济收益达2622万元,间接经济收益达3.26亿元,而经济收益的增长又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东营市依托地热资源开发的项目,新增就业机会1500个,加上周边的服务行业,增加间接就业人员超过5000人。此外,地热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房地产、旅游、餐饮、养殖等行业的发展。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地热资源的环境效益也十分显著。
开发保护并举让资源有效利用
  截至目前,东营市共钻探地热井55口,其中东营区18口,河口区17口,广饶县4口,垦利县9口,利津县1口,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4口,东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口。2012年地热井累计开采地热水约703万立方米,其中地热供暖用水达约482万立方米,占全市开采量的68.6%;医疗、康乐用水约119万立方米,占全市总量的16.9%;温室养殖用水约102万立方米,占全市总开采量的14.5%。
  《规划》以2013年为规划基准年,明确了东营市规划期末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目标,提出地热开采动态监测网、井源保护区建设等5项保护地热资源的保障措施,并首次对东营市温泉文化建设提出明确的建设任务,提出了加大勘查投入、完善矿业权出让、开展新技术研究等一系列切实可行、保障有力的具体措施。
  《规划》强调加强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章立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东营市先后发布实施了《东营市地热资源管理办法》、《东营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规划(2012-2027)》、《东营市矿业权设置方案》,成立了东营市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储备中心等专职机构依法实施对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及保护工作。
  吸引社会资金
注入地热开发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东营市丰富的地热资源,打造好“中国温泉之城”这张新名片,《规划》还制定积极开发、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地热资源的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热资源的开发。根据东营市热储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分层开采、综合利用、梯级利用示范工程,积极引导,促进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用热企业主动采取降低尾水排放温度、回灌等环保措施。
  另外,《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规划宣传力度,推进公众参与,齐心协力建设中国温泉之城,为促进地热资源保护、保障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普及地热科技知识和发展低碳经济作出贡献。
  2012年,东营市曾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中国温泉之城”评审,正式跻身“中国温泉之城”之列。相信通过《规划》地逐步落实,东营地热资源将得到更科学合理的利用,“中国温泉之城”的名片也将为东营以及周边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