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23日
作者:
-
【PDF版】
|
|
|
在利津县城西南八华里处,有一古代烽火台遗址,上面树木茂盛,荆棘丛生,台的东南角有很多洞穴,深幽幽、黑洞洞,令人发指,所以很少有人到台上割草挖菜。因此台距县城正好八华里,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八里疙瘩。人们都说上面住着“狐仙”。 传说在光绪二十年,朱家村有一光棍汉名叫杨海,以做经纪为生,空闲时间喜好打猎。有一天他看见一只小狐狸在烽火台的洞里钻出来,他甩过猎枪就是一枪,把小狐狸打伤了,也没有再追赶。 事后不久,杨海在店子街赶完集后觉得很劳累,就到小铺里喝起酒来,一直喝到天黑,才晕晕乎乎地往家走。来到烽火台,忽有一白发白眉白须的老者领着一群年轻后生拦住去路,并说:“杨海,你敢打伤我的孩子,今天我们要报仇。”说完,指示后生们痛打杨海,杨海呼喊救命跑到村中,那帮人才离去。后来在晚上人静之后,杨海常遭到莫名其妙的暗算,后来老人们才说他这是得罪了狐仙。为了了结恩怨,杨海在光绪二十三年重修了烽火台上的庙堂,果然以后再没遭暗算。 传说尹王庄有一个姓王的小孩,在北京神仙胡同的作坊里学做买卖。到了年底作坊闭了门,别人都回了家,因那时交通不便,且离家又远,这王姓小孩就没有回家。到了年三十晚上这孩子看到街上的孩子们都在欢天喜地放鞭炮,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热闹闹,不免思念家乡,思念家人,面带愁容、眼含泪花在门口徘徊。 这时有一白发白眉白须老者乘轿子车从胡同里驶出。这老者见这小孩面带愁容,就停车问道:“除夕之夜本该欢喜,你却为何愁眉不展呢?”小孩答道:“店里人都回家过年,唯有我不能和亲人团聚,所以忧愁。”老者问:“你是何方人氏?”小孩答道:“我乃是山东利津城西南尹王庄人。”老者说:“我正要去利津城西南八里疙瘩,离你家很近,你就坐我的车回家吧。”小孩知道八里疙瘩这个地方,可上边只有一座小庙,并无人居住,心中生疑。但又一想也许是去烧香还愿的吧,就上了老者的车。 此时已入夜。这小孩一路昏昏沉沉,只觉风声呼呼,其余什么也看不见。行至鸡叫,老者轻轻拍了一下小孩面门,小孩才清醒过来。老者说:“现已到了八里疙瘩,离你家很近了,你自己走回家吧。”小孩仔细一看,真的到了八里疙瘩,自己的村庄依稀可见,村中已传出鞭炮声。小孩正想向老者道谢,却连人带车一无踪影。 小孩回到家中,父母好不惊讶,问起原由,众人无不惊奇,知是“狐仙”从中帮助,就在大年初一到八里疙瘩上了香、烧了纸以示敬谢之意。 (搜集整理 王兆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