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胜利十三中打造“大家庭文化”
每个老师、学生都是家人
  • 2013年11月23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胜利十三中“家庭事务委员会”成员走访慰问困难职工。 通讯员 孙吉海 摄
  “冬天冷了,老师刚给我买了新羽绒服,真的很感谢老师。”胜利十三中的低保生晶晶(化名)说。22日,记者了解到,为打造“和谐家园”“温馨家庭”,胜利十三中力求打造“大家庭文化”老师帮老师、老师一对一帮助贫困学生已经成为学校“大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11月22日讯(记者 李沙娜 通讯员 孙吉海) 关于胜利十三中打造的“大家庭文化”,学校朱林华校长告诉记者,其核心内容是理解信任,团结和家;脚踏实地,实干兴家;开拓创新,科研强家;厉行节约,勤俭持家;树好形象,服务大家,“学校成立了家庭事务委员会,让学校像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帮助,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是我们的家人,只要家人需要帮助,其他成员都要伸出手,帮助一把。”
  晶晶是学校的低保生,从小跟着大伯长大的她,自从进入胜利十三中就读后,感受到了来自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温暖,“家人”也不再只有大伯、伯母,“一对一帮助我的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给我买学习用品、给我送好吃的,一到换季,还给我买新衣服,让我很感动,我只能好好学习,用好成绩来报答老师,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帮助。”
  晶晶的老师王婷婷告诉记者,学校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大家庭文化”带来的温暖,她每月都从自己工资里拿出几百元来帮助贫困学生,还帮助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但她在付出的同时,她也能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她也是“大家庭文化”的受益者,“作为年轻老师,刚走进胜利十三中时,就有很多老教师帮助我,老教师教我备课、写教案,提升我教学业务,刚来时我在学校不认识多少人,老教师就叫我去她家里吃饭,生活上没少了学校的帮忙。”
  老教师荆发茹作为胜利十三中“大家庭”中的一员,她坚持资助十几个贫困学生上学,其中有一对姐弟俩已经大学毕业,已经工作的姐弟俩把荆老师当做自己的亲人,“看着学生们长大成才,我们都很高兴,也很感谢有家委会。”荆老师说。
  学校的老师、学生已经把“家庭事务委员会”当成了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都称为“家委会”,在十三中的大家庭中,每当教师节、春节、老年节、残疾人日等重要节日,每个有困难的老师、学生都被装在“家委会”成员的心里,学校领导还对情况特殊家庭进行走访慰问,为患有重大疾病的职工进行捐款,教职工生病住院,家委会也去医院或家中探望,并且还定期举办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教职工的业余生活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