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21日
作者:
-
【PDF版】
|
|
 | 小区换热站内供暖表显示一定的表压。
本报记者 孙娜娜 摄 |
|
本报记者 孙娜娜 崔立慧 通讯员 马静芳 记者了解到,尽管东营每年都新增热源,但是热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据胜利油田热电联供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自2007年6月,胜利油田热电联供中心成立以来,每年都有新增的热源。6年来,热电联供中心新建、改扩建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6座,换热站40多座。 一直到2012年,热电联供中心的供暖能力能保证零下9℃的供暖需求,温度更低时热电联供中心只能超负荷运转。 市供热处今年新增设 供热管网6300米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东营市每年都会新增小区和单位楼,为了新增区域居民供暖,东营市各供热单位每年都扩建供暖管网,维修供暖管线和锅炉。但供暖热源的增加速度总是跟不上城市增长的速度。 而东营市供热处今年新增的供暖区域也不少,东一路供热站自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一期工程具备20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满足天信热电厂搬迁后原区域集中供热需求。今年又进行了供热站及配套管网工程,主要是沿华山路向北至黄河路辅路,沿黄河路辅路向西至人才市场附近,新敷设直径500毫米的一次供热管线6300米,解决新增东二路至高速公路、锦华以南黄河路以北区域供热问题;在黄河路南自东一路供热站敷设直径600毫米的供热管网至天目山路,新增管网5500米,解决黄河路以南绿城集团及华泰集团区域的供热问题。 据胜利油田热电联供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自2007年6月,胜利油田热电联供中心成立以来,每年都有新增的热源。6年来,热电联供中心新建、改扩建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6座,换热站40多座,实施胜北区域热电联供集中供热工程,形成油城中心区域以热电联供为主、外围区域以燃煤集中供热为主、燃油、水煤浆、地热为辅的供热格局。 每年新增热源 供需矛盾仍突出 2008至2009年,热电联供中心先后组织了仙河集中供热锅炉房、锦华集中供热东区锅炉房、河口集中供热锅炉房、滨南胜滨集中供热锅炉房扩建工程、胜南聚华集中供热锅炉房建设工程。2010年4月26日,胜北区域热电联供集中供热工程正式开工。同年11月4日,工程正式投产,取代胜北区域4座燃油锅炉房,年替代原油3万余吨,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供热能力不足的矛盾,2万余户居民从中受益。2013年供暖季,热电联供中心对胜华低温区域进行治理,实施了基地热电联供2-2-4线工程,敷设一级管网2200多米。针对胜利花苑一期等15个小区新建住宅,进行了供热系统配套建设。 即使每年都新增热源,但是热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今冬供暖季,随着胜利花苑、现河职工住宅B、C区、技检中心高层住宅、蓬莱花园等区域的陆续接入,新增供暖面积将达200余万平方米,热源能力不足、热网失衡矛盾将更加突出。”胜利油田热电联供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2012年,热电联供中心的供暖能力能保证零下9℃的供暖需求,温度更低时,热电联供中心只能超负荷运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