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16日
作者:
-
【PDF版】
|
|
|
本报11月15日讯(记者 崔立慧 通讯员 高钧) 15日,记者从东营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了解到,为进一步扩大创业小额贷款的担保范围,东营市创新担保方式,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房产担保方式,为创业者缓解了融资难题。 据了解,目前,东营市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中专院校毕业生、复退伍军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和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均已纳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 今年,东营市创业小额贷款在原有的自然人担保方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尝试多户联保、存单质押担保、房产抵押担保等多种新型担保方式,将自然人担保范围由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扩大到规模以上企业职工。对初始创业者在规定的三年期限内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需办理房屋抵押登记的,以交易契税缴纳基数作为抵押房屋价值,免收房产抵押手续费和房产抵押登记费,使创业人员利用自己的房产就可以做担保,享受到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实现创业愿望。 目前,全市已设立创业小额贷款专业担保机构2处、经办机构88处,其中乡镇、街道等基层经办机构41处;在各县区、乡镇设立承担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业务的银行网点93处,创业贷款申请者可以直接在家门口办理签约和取、还款等手续。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62笔,金额达4.16亿元,达到去年小贷发放总额的17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