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重点污染治理,还百姓碧水蓝天 |
利津热电企业脱硝率达90%以上 |
文/片本报记者张坤 | |
- 2013年11月16日
作者:
-
【PDF版】
|
|
 | 先进的脱硫脱酸设备对于改善利津县的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
|
近年来,利津县委、县政府以实现“碧水”、“蓝天”为根本目标,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10项重点环保工程基本完成。15日,环保世纪行第五站,记者来到了利津县,实地了解利津县还利津碧水蓝天的种种的措施。
投资500万元,建锅炉脱硝项目 15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利津热电有限公司。在厂区记者看到,烟囱里排出的是白白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闻不到任何异味。 “2012年9月,利华益集团热电公司开设170吨/小时锅炉脱硝项目,2012年底建成,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该公司副总经理魏玉东介绍,这个工艺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氨气和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充分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脱硝效率达到90%以上。 据了解,这种工艺有效控制了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污染。“2013年5月,公司开工建设2×75t/h循环流化锅炉脱硝项目,投资500万元。此项目已经建成竣工,现在开始调试,调试投入使用后,将更有利于脱硫脱硝。”魏玉东说。 力能热电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虎城说:“为了提升企业脱硫技术,公司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这项脱硫改造工程在2013年7月开工建设。现在,脱硫设施改造工程已经完工。”他说,原来的氨法脱硫存在氨水易挥发、易溜走、价格高的缺点,“新的脱硫设施运行平稳,新工艺处理后的烟气数据也符合新的排放标准。原氨法脱硫设施也正在进行拆除。” 无偿检测河流、水库污染源 利津县副县长姜华表示,现在利津县严把环保准入关。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监管、集中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成本。 据了解,现在利津县共审批建设项目89个,拒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3个。同时深入推进实施污染减排工程,10项重点环保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其中,陈庄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建成并通过验收;太平河、草桥沟等5处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已经完成;利华益热电厂脱硝工程已完成设备安装,正在试运行;力能热电公司脱硫设施改造工程已投入运行,脱硝设施改造工程正在实施;利津石油化工厂再生烟气脱硫工程已完成设备安装;县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已完成;加油站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已于10月底开工建设。 “现在已经加大了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全天候监控,及时掌握企业排污动态。同时,对利津县内的主要河流、水库及废水、废气污染源等实施无偿检测。”姜华介绍。 2013年以来,利津县环保部门累计检查排污企业726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66起,限期整改43起,依法取缔土小污染企业39家,对违法排污企业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确保重还利津碧水蓝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