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3年09月26日
作者:
-
【PDF版】
|
|
|
|
|
本报9月25日讯(通讯员 杨小乙) 某企业的两职工同时在一起事故中受伤后,单位仅为参加了工伤保险的职工办理了申请认定工伤,而另一职工的工伤认定则一拖再拖。后经工商部门认定,企业将为没缴纳工伤保险的职工承担一切后果 陈某与路某同是东营市河口区某公司的职工,2012年8月13日两人同乘坐一辆摩托车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陈某受伤,路某死亡。陈某在事故中承担次要责任,路某在事故中不承担责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陈某和路某的受伤应该认定为工伤。 事故发生后单位就及时到当地人社部门为陈某申请了认定工伤,被认定为工伤,各项工伤待遇都得到了落实,而路某的工伤申请则一拖再拖。直至今年2月15日路某的家人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根据调查核实,当地人社行政部门于3月29日做出认定,认定路某的死亡为工亡。公司将要承担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一切后果。 河口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说,现在仍有很多单位、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工伤事故离他们很远,即使发生了事故,花点钱就可以摆平,比缴纳保险合算多了。企业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只有当发生大的事故后才会后悔莫及。工伤保险不仅保护了受伤的职工,更为企业分担了风险。提醒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企业尽早办理,以免发生意外后就来不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