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东北冰天雪地过大年
  • 2013年02月18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伊春市民在广场制作雪雕庆祝新年。
  大雪覆盖,人们只能从冰雪上行走。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光照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省伊春市,这是个黑龙江北部的边陲小城,四面环山,青松遍野,因此也被称为小兴安岭。家乡最北面的县城已与俄罗斯接壤,一年的平均气温只有0.2℃,冬天整座城市被冰雪覆盖,气温大多在零下三四十度。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冰天雪地的气候孕育出家乡人豪爽奔放的性格,大冷天也挡不住大伙儿过年的热情。一进腊月门,银装素裹的小兴安岭、汤旺河畔的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忙活起来。

  腊月二十三:蒸豆包、杀猪菜摆上桌
  春节临近,往往是雪下得最频繁的时候,乡里乡亲就在大雪天里热火火地忙年,特别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直到除夕。
  二十六烀猪肉是东北特色,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性格豪放,养成了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习惯,常说的杀猪菜最受欢迎。记得小时候,姥姥尽心尽力忙活一年养几头肥猪,过年之前杀猪时,左邻右舍都来帮忙,最后姥姥和姥爷在家里摆上几大桌,宴请来帮忙的邻居,一屋子人吃得热火朝天。如今,不用自己杀猪了,每年春节前,父亲还会买个猪肉半子(半只猪)扛回家。
  零下三四十度天气,猪肉不用放在冰箱储存,直接扔到阳台上,就能冻得邦邦硬。吃起来也很原生态,不用其它复杂的烹饪方法,将大块的肉煮熟了,切成小块摆成一盘,直接沾着蒜泥吃,也是一道东北名菜蒜泥白肉。
  母亲每年都会蒸豆包,还会提前炸很多肉丸子、麻花等这些好储存的食品,因为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十几口人要聚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饿了可以随时吃。
大年三十:挂大红灯笼玩冰灯
  迎来了年三十,伊春还有挂灯笼的习惯,每家每户都要用大红色的彩纸糊灯笼,以前住平房的时候,院子里支着灯笼杆,三十晚上把扎好的大红灯笼点亮高高挂在灯笼杆上。母亲说,挂灯笼的风俗来自封神榜的传说,话说姜子牙封神时忘了封自己,过年时没有落脚的地方,只能蹲在灯笼杆上,所以家家户户过年时架灯笼杆点着灯笼。
  小孩儿们还会自己做冰灯,在空罐头瓶子里装满水,点缀上彩色的图案,再放上一根小线绳,放在室外,用不了多长时间,水就完全冻成冰,这时将罐头瓶子打碎,里面冻成了小巧的冰灯,把线绳露在冰面外的一端拴在棍子上,就可以提着到处玩耍了。
除夕夜:半夜吃特色酸菜饺子
  三十晚上守岁,也是在东北老家过年特有的风俗,民谚中三十晚上坐一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除夕这天晚上,一家老小都彻夜不眠。在守岁之前,还要先吃一顿极其隆重的除夕大餐。一般来说,母亲、舅母从三十上午就开始准备,这顿大餐安排在下午三点左右,大碗茶大碗酒摆满桌子,一家子十几口围坐在桌边,边吃边谈非常热闹。
  除了除夕大餐,守岁的午夜时分还要吃顿像模像样的饺子。年夜饭这顿饺子往往是酸菜馅的,因为东北的冬天寒冷漫长,缺少新鲜蔬菜,酸菜成了冬季的主要菜品,年三十半夜这顿饺子,非酸菜猪肉馅莫属了。
初三到初五:踏着冰雪扭秧歌踩高跷
  东北人爱热闹,往往到了初三,秧歌队就开始活跃起来。母亲常说,一听喇叭和鼓点声,在家里就坐不住了。
  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在冰天雪地里,人们扭着秧歌还可以踩高跷,地面上踩硬的冰层有几寸厚。大姑娘小媳妇、甚至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披红挂绿,有的还装扮成《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模样,在寒风飘雪中,在街头巷尾扭着舞着。彩缎子面的戏服里,裹着大棉袄二棉裤,头上裹着棉帽子,脚上蹬着大棉鞋,但心情美滋滋地。吹喇叭的大爷套着棉手套,吹得非常带劲,鼻孔冒着热腾腾的白气,有板有眼地摇头晃脑吹着喇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