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2月18日
作者:
-
【PDF版】
|
|
 | 母亲刘宝芹和儿子陈金红的合影。(资料片) |
|
本报记者 顾松 在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有这样一对母子,年过六旬的母亲叫刘宝芹,儿子叫陈金红。“母亲原本在家料理家务和陪父亲聊聊天,生活过得还算清闲自在。但是从我在东营贷款买房后,每月3400元的房贷对于油田普通职工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一月下来,除去还贷、儿子的培养基金和生活日常开销,我和妻子的收入所剩无几。”陈金红说,当母亲看到他们一家生活有些紧张后,不顾家人的反对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刘宝芹说,2012年7月左右,她开始寻找工作,而重新上岗的第一份工作便是为新楼净化楼体内墙面。每天工作很辛苦,“最开始干的时候是夏天,那份工作的辛劳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每次回家都是一身的石灰粉,口罩上都能留下呼吸时留下的痕迹,头巾上布满了墙皮和石灰渣,眼睫毛有时都能成白色。” 陈金红说:“母亲很厉害,短短十天,挣到了一千元。”尝到“甜头”的刘宝芹,几天后便通过亲戚找到了一份环卫的工作。 尽管年前似乎闻到了春天的气息,但浓郁的年味儿里依然渗透着寒风的犀利。大年初二是陈金红的生日,环卫工也要上班。看着母亲劳累的身影,陈金红突发奇想:“妈,今天我跟您一起去……” 正月初二的清晨,陈金红跟着母亲走在宽阔的马路上,远近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烘托着浓浓的年味儿。母亲负责的区域是五栋楼周边的绿化带和环形路的卫生。陈金红说,母亲很快就能进入工作状态,他连忙拿起大扫帚开始扫地。五栋楼看起来不多,扫起来却很麻烦。有些鞭炮纸已经被冻在路面上,根本扫不动。他便和母亲配合,一边拿铁锹铲,一边拿笤帚扫。清理过程中,陈金红看到绿化带里面的卫生纸、鞭炮纸、口香糖,各样垃圾应有尽有。 “当我除去身上的灰尘后,我母亲走过来看到我后就开始掉泪,她劝我:‘孩子,没事,妈不累,也就是过年这阵子路面脏点,平时可轻快了’。”陈金红说,他知道母亲的话是假的,但是他心里却很踏实,今年的生日是36年中过得最有意义的生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