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完舞能多拾几斤棉花” |
王道社区秧歌队舞出“疗效” | |
- 2013年02月18日
作者:
-
【PDF版】
|
|
 | 王道社区秧歌队队员们的集体合影。 本报见习记者 孙娜娜 摄 |  | 王心怡与奶奶张雪一起扭秧歌。 本报见习记者 孙娜娜 摄 |  | 秧歌队队员们舞得兴高采烈。 本报见习记者 孙娜娜 摄 |  | 水泥台上坐着的小舞迷目不转睛地看着秧歌表演。 本报见习记者 孙娜娜 摄 |
|
本报2月17日讯(见习记者 孙娜娜) 过新年,扭秧歌是山东省的民间特色活动。16日,记者来到东营市丁庄镇王道社区观赏平民百姓的秧歌队演出,感受过年的欢乐。 16日,气温不高,虽是微风却是刺骨,王道社区广场上30位年轻妇女手拿花折扇、手绢花伴着锣鼓声正在跳秧歌,他们都面带笑容,舞步很是优美。一位同龄的妇女不时指导一下队形。广场周围被本社区居民围满,大家看得很带劲。大鼓旁边有几位小朋友坐在水泥石台上正聚精会神地观看,还不时转转嘴中的棒棒糖。据了解,秧歌队员正在为第二天在丁庄镇举办的秧歌比赛排练,这是他们自己编排的秧歌花样。 据秧歌队现任团长王梦金介绍,王道社区秧歌队成立于2008年10月份,是丁庄镇首家大型的民间艺术团体。起初是在王明奎的带领下,由本村20位年纪稍长的妇女组成。秧歌队创建之初,大家都没有舞蹈技艺,年轻妇女们就跟着年长妇女们学习,而年长妇女们的舞步很陈旧,甚至舞不成段,都是她们儿时记忆中的秧歌。 据了解,为把秧歌队办好,6位骨干队员就自带收音机跟着东营春节期间表演的艺术团体学习。“当时队员们的热情很高涨,大家坐上面包车,晚上吃包泡面就开始学习。”王梦金说,他在电脑中查出队员们录下的9首歌曲,然后进行整理、编制、汇总后,供队员们学习。 “我们秧歌队团长很负责,每天都准时给大家播放音乐。”居民刘英堂说。王梦金说,为使音乐能够传得更远,他将音箱搬到社区二楼正对广场的地方,后来自行安装了时控开关,到设定的时间准时播放音乐。 在王明奎、王梦金等骨干队员的齐心努力下,秧歌队克服种种困难,越办越红火。如今,秧歌队中还涵盖着戏曲、拔河比赛、象棋比赛、广场舞。“现在我们秧歌队有自己的指导老师,能上台表演的演员就有40位,平日里的广场舞有100多人参加。” 王梦金说:“秧歌队中的各项活动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情趣和质量。许多上年纪的居民经常向我反映,跳过广场舞后对胳膊疼、腰腿疼有很好的疗效,晚上跳完舞,第二天能多拾十几斤棉花。” “我们秧歌队中年纪最大的有76岁,最小的有幼儿园的4岁小朋友。还有六七个男士也在坚持锻炼。”王梦金说。 王道社区书记王梦梅说,要想让社区里的秧歌队办得红火得保证两点,第一、经济支撑,只要是秧歌队有需求,他会尽力满足。配备音箱、电脑、各种表演道具。第二、精神支撑,跟社区里不支持广场舞的居民谈话,鼓励居民上台。“就怕大家不跳,只要大家伙愿意我就全力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