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3年01月22日
作者:
-
【PDF版】
|
|
|
 | 废弃的生理盐水袋,消毒之后做成的可爱的暖手宝。
本报记者 吕增霞 实习生 张萍 摄
|
|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期,东营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前来就诊的孩子们络绎不绝。由于寒冷导致血管收缩,静脉穿刺难度增大,孩子常常哭闹不已。为了患儿在输液过程中舒服开心,儿科的护理人员利用废弃的输液袋自制“暖手宝”,可以帮助患儿温暖双手,缓解血管收缩,大家为他们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暖宝宝”。 护士们告诉记者制作“暖宝宝”的方法很简单:把废弃的生理盐水袋,用万福金安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用注射器注入自来水。为了区别于患儿所输液体,加入绿色、紫色等五颜六色的颜料,还在袋子外贴上漂亮的卡通贴画。把它放在热水中烫热即可用来暖手暖脚,还不用担心会烫到孩子。 据护士们介绍,可爱、轻巧的外形使小患儿们爱不释手。有了这个小小的“暖宝宝”,小朋友变乖了,一到打针的时间,都第一个抢着要自己的“暖宝宝”。家长们看到以前全家人都按不住打针的小家伙们,现在在“暖宝宝”的陪伴下,不哭了,不闹了,乖乖地配合打针做治疗。另外儿科的护士们还把“暖宝宝”放冰箱待凉后,用于高热患儿的物理降温,大家称它为“冰宝宝”,同样得到了欢迎。 (本报记者 吕增霞 通讯员 田桂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