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些关爱让他们温暖
  • 2013年01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聂金刚

  连续5天的雾霾天气给市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市民出行受到了影响,不少市民出门戴上了口罩。在人们探讨应急办法和长远机制时,我们不应该忘了那些还坚持在大街小巷的劳动者。
  在清晨上班的路上,我们经常见到环卫工、交警、投递员,他们在空气重度污染的情况下照样认真工作着。他们每挥动一下扫帚,每摆出一次疏导交通的手势,都是在冒着健康受损的风险让大家享受这个文明、整洁的城市生活。
  户外劳动的群体很多,交警、建筑工、环卫工、送水工……他们每天都需要长期工作在外。他们也知道重度污染天气会损害健康,可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地点。既然身体上逃避不了PM2.5,社会就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不让他们的心里形成雾霾。
  尽管雾霾天让不少户外劳动者成了“吸尘器”,可现实中采取防护的人数和可靠的保障机制却少得可怜。一个单薄的口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不是该给户外工作者配上防御PM2.5的高性能口罩,能否减少户外工作的时长,该不该发放劳保津贴,出现健康问题后如何鉴定和赔偿?这些都应该是相关单位和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
  2009年发生的“开胸验肺”事件令人记忆犹新。由于用人单位不配合,患上尘肺病的工人无法到职防所进行鉴定,而其他综合类医院又无权对职业病进行鉴定,当事人张海超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就是开胸验肺。最终,当事人才获得赔偿。
  尘肺病是工作性质导致的,可却是用悲壮的方式解决的,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高温天气、极寒天气,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这样的雾霾天气假如带来健康损害,户外劳动者又该如何维权?一套完整的解决户外劳动者健康受损检测和赔偿的法律体系需要建立起来。
  为了城市建设生活美好,雾霾来袭他们仍在坚守。户外劳动者用身体书写着城市的高度和长度,他们更需要悉心呵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