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党员带头志愿服务挖掘文化留住乡愁
2019年03月1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新修订的村志留住了乡愁。
  张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年度活动计划上墙,各项活动有条不紊。 
  李鹊镇黄东村的“一元餐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 (资料片)
     最近一段时间,广饶县稻庄镇西朱营村党支部书记朱玉杰没事就会翻一下厚厚的一摞线装书本,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得到了什么老古董。其实,在朱玉杰眼里,他手中的是比老古董还值钱的宝贝,这些线装书是西朱营村修订的村志,是他们村文化的传承。
  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开展,广饶县持续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建立起党委政府、志愿服务组织、村“两委”、实践互助会“四位一体”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广饶县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采用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便民利民、挖掘文化、传承孝道、促进文明,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文/片 本报记者 聂金刚
重修村志传承文化 “一元餐厅”凝聚人心
  “最近就可以出版了。”提起修订村志的事儿,朱玉杰一脸的高兴。在朱玉杰看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更多的是要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村志,大家就有了精气神儿。”
  西朱营村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借助这一特点,西朱营村党支部开始了古兵营文化村的打造,发展特色旅游。在村委的带动下,村民们做起了特色餐饮,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还走上了致富路。
  走在西朱营村党建一条街上,不仅能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氛围,更能欣赏三面环湖景色,感受四处桃李春风,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乐意做的事。顺着党建一条街走到北边,就是西朱营村为村民们准备的活动场所——日间照料中心,健身器材、棋牌室、锣鼓,还有陈列着老物件的展览室,可以满足村民们的文化生活需求。
  当然,最具代表性的场所,还是村里为75岁以上老人修建的便民餐厅。在午饭前,老人们聚在一起健身、下象棋,参观老物件。午饭结束后,老人们还可以在休息室睡午觉。西朱营村的老人们老年生活过的有滋有味,解除了在外儿女们的后顾之忧。
  除了西朱营村,李鹊镇黄东村的“一元餐厅”已经远近闻名,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一元餐厅”以志愿者为主要服务团队,轮流为村里7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做午饭、办实事、解难题等志愿服务。目前,固定就餐的70岁以上老人近60人。“一元餐厅”墙上贴着一周的菜谱,分别有炖鸡、红烧肉、白菜豆腐、排骨、炖鱼。不仅菜品每天不同,主食有馒头、蒸包、油条、油饼、花卷等。
  “成立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村里的老年人吃上一顿热乎饭。”黄东村党支部书记韩浩祥介绍,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多惠及基层群众,黄东村根据村里老年人多、年龄大,儿女忙于工作无力照顾的实际,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元餐厅”,凡是年满70周岁的老人,只要在工作日交上一元钱,就能吃上可口的午餐,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关爱帮扶平台。
党员带头开展志愿服务 村民切实享受到便利
  花官镇张铺村有一支远近闻名的巾帼志愿服务队,重阳节为老人包水饺,元宵节为老人送元宵,春节为老人送馒头、送福字,为退伍军人送慰问品,第一时间清理村里积雪……巾帼志愿服务队每一次开展的志愿服务都深得人心。
  张铺村打造了新二十四孝街,每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绿色家庭评选,涌现出了一批传承美德的代表。薛玉英精心照顾常年卧床、双目失明、失去听力的婆婆,她婆婆去世的时候有93岁高龄。邢俊英也是好媳妇的代表,公公癌症去世,婆婆偏瘫,生活只能半自理,邢俊英七八年如一日伺候婆婆。在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带动下,张铺村尊老敬老的美德深入人心。
  其实,广饶县村庄开展志愿服务并不是个例。多年来,稻庄镇淄河店村一直走在各个村庄的前列,村里不仅为村民承担了液化气、纯净水、城乡居民保险的费用,如今还为村民缴纳着农业保险。
  “物质条件好了,村两委老是觉得差点事儿。”淄河店村文书杜福荣说,在村支部书记于爱莲的带领下,大家开始琢磨如何让群众们心更齐、素质提高。在这一点上,村两委成员想到了一处:那就是党员带头开展志愿服务,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就在今年春节前,淄河店村党员们开始行动了,党员们带头清扫村庄街道。在党员们的带动下,很多村民参与了进来,经过一番努力,村庄的面貌又上了一个台阶。“现在村民们都养成习惯了,很自觉地打扫自家门前的卫生。”
  春节前,淄河店村两委还来到孤寡老人家中,陪老人过年。一桩桩、一件件接地气的实事,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党员和群众的心更近了,更齐了。
打通“最后一公里” 乡村文明文化提升发展
  如何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广饶县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广饶县广饶街道国安社区以家风建设为落脚点,创新开设“至善讲堂”,通过传思想、讲故事、评典型,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振精气神,激发内生力,弘扬正能量。目前,已开办讲堂34场,参与群众4200余人。
  凡事不破不立,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进程中,广饶县广饶街道西毛村以村公共祠堂为主阵地,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引导群众用鲜花祭祀代替传统祭祀,积极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为了引导群众自觉摒弃祭祀陋习,自觉进行文明祭祀,西毛村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召开会议、广播喇叭、微信朋友圈、融媒体平台发布公告等渠道,线上线下广而告之。
  在清明节等传统祭祀节日,西毛村组织广大村民到祠堂集中举办文明祭祀仪式。通过带领前来祭祀家属一起宣读新时代文明实践誓词、领学村规民约、依次进行鲜花祭祀等仪式流程,使整个祭祀活动庄重、简朴、文明,引发了广泛共鸣,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今年,西毛村70%的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祭祀活动。
  在广饶县,稻庄镇南塔村的村容村貌已经是全镇甚至是全县数一数二的村庄,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平整洁净、环村河清澈蜿蜒。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但是南塔村党支部丝毫没有松懈,他们又开始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对乡村文明文化进行提升。
  南塔村党支部书记武金章介绍,作为最基层的党组织,遇到的更多的是家长理短的小事。思来想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关键。南塔村党员家庭户大门上多了一块红色“招牌”,印着“共产党员家庭”字样,下面六个“带头”让党员的作用更加突出。这六个“带头”分别是:带头遵纪守法、带头为民服务、带头弘扬正气、带头促进和谐、带头维护卫生、带头致富奔康。挂的是牌子,亮的是身份,行的是责任。南塔村党员干部还以实际行动践行“联户帮困”制度,让群众深受感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