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乐国度 伽人有约
瑜伽在东营十年从新鲜事物到见怪不怪
2016年07月22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解岩 王晓云 魏菲
十年之前,瑜伽对于东营人来说还是一个新奇的词汇,而十年后的今天,瑜伽已经慢慢成为忙碌的人们找寻自己的新途径,不论是置身户外、远离尘嚣的户外瑜伽,还是即使不做任何练习也会出汗的高温瑜伽,用瑜伽伸展身体,让生活中的压力得到释放的方式得到更多人的追捧。东营也从难寻一家瑜伽馆,发展成为大街小巷瑜伽馆林立。瑜伽,作为一门身心艺术,让人们对瑜伽越来越热衷。



旋转、跳跃,高空瑜伽看上去超帅。
有时候越简单的动作越能舒展身体。
学员和教练组成了花型。


>>瑜伽馆林立 但仍有发展空间

瑜伽讲求适度,尽力而为便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本报记者 魏菲 摄
呼吸着新鲜空气,在大自然中身体得到了极大的舒展。
>>从无人知晓到家喻户晓
现在,东营的很多健身房、汗蒸房等也纷纷开设了瑜伽课程。去年年底,倩倩在自己的汗蒸房开设了瑜伽课程,“很多客人都要求开设瑜伽课程,再加上汗蒸房做起高温瑜伽来也比较方便,就开设了瑜伽课。”在开设课程之前,倩倩特意对东营的瑜伽市场做了简单的调查,在她看来,东营的瑜伽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仅是东城像样的瑜伽馆就有20家左右,更不用说加上西城。而根据我做的小调查来看,现在人越来越注重自身身体素质健康,一般年轻女性在健身方面的投资预算都在2000到5000元不等。”倩倩表示,瑜伽作为新兴锻炼方式格外受到女性青睐,“仅我店内要求开设瑜伽课程的会员就有三四十位,专业的瑜伽馆会员在百余人左右是没有问题的,这还不算上众多在家自修的人群,所以我还是很看好东营瑜伽的前景的。”
“瑜伽能够调节身心系统,改善血液环境,促进内分泌平衡,加速新陈代谢,同时能够轻盈体态,增强身体力量和肌体弹性,身体四肢均衡发展,对于改善背痛、肩痛、颈痛、头痛、关节痛、失眠、等也有一定疗效。”李木子表示,她自己就是瑜伽的受益者,2011年,因为长期面对电脑工作再加上生完宝宝,李木子的颈椎和肩周出现了严重问题,“那是孩子都抱不起来。”李木子说,经过四五个月的练习,肩周和颈椎有了明显好转。“好的运动随着时间过去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所以我相信在以后,瑜伽会受到越来越多市民认可的。”
从业近20年的常玉凤对瑜伽未来在东营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人走近瑜伽,男学员也会越来越多,市场前景广阔。”李木子则认为,瑜伽的发展势必带来市场的混乱,需要有管理部门对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同时有相关部门对瑜伽老师的教学资质、教学水平等进行考核。

瑜伽讲究的是身心合一。
高温瑜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本报记者 魏菲 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忙碌的生活让很多人都缺乏运动锻炼,而绝大数人士是没有时间去户外进行运动的,瑜伽这种新兴的锻炼方式就在东营悄然兴起了。
瑜伽在东营的历史,说起来并不长。当瑜伽在南方的部分城市家喻户晓时,东营修习瑜伽的人还仅是寥寥无几。OM瑜伽会馆的李德梅是1998年接触瑜伽的,应该算的上是东营接触瑜伽最早的人群之一。“最初是在电视上看到的瑜伽,那是“瑜伽之母”的李蕙兰,感觉很神秘,像仙女一样。”
“吸气,双手带动身体慢慢还原直立,呼气,落下双手……”,曰尚瑜伽馆内,常玉凤正在授课。从2002年接触瑜伽,常玉凤已经与瑜伽结缘14年。常玉凤回忆道,2002年她从南方上学的同学那里知道了瑜伽,“当时很好奇,找了几本书和光碟跟着学,资料都是同学带回来的。”常玉凤说,那时候瑜伽在东营还是个相对陌生的词汇,想要找些与瑜伽相关的资料难上加难。直到2004年末东营的图书馆才开始有瑜伽相关的教材。
海蓝(化名)初次接触瑜伽就是在2004年左右,当时的海蓝刚刚毕业,在烟台成为了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小的时候因为意外导致了左腿膝盖受伤,留下的后遗症在长大后多少给日常的生活带来了不便。”通过朋友,海蓝听说了瑜伽,“我去咨询了讲师,讲师说练习瑜伽会对腿部有所改善,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练习。”令海蓝惊喜的是,膝盖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当时东营还没有多少练瑜伽的人,家人和朋友甚至不知道瑜伽是何种类型的运动。”
2006年,海蓝为了学习更专业的瑜伽,前往北京参加培训班,“我记得很清楚,我们那一期30个学员,别说没有东营的了,整个山东省的就只有我一个。”2007年左右,东营的第一批瑜伽馆逐渐开始兴起,常玉凤也如愿成为了第一批教练。“瑜伽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是身心修行的综合体。”常玉凤说,瑜伽是一种大众健身文化,不需要硬性条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爱上瑜伽。马洁工作室的马洁就是如此。疲于周而复始的工作,马洁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爱好的瑜伽转变成事业。23岁那一年她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工作,师从瑜伽名师,慢慢摸索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一开始还有人说瑜伽有些迷信。”李德梅笑着说,2008年,她开办了OM瑜伽会馆,“一开始80多个会员,都是亲戚朋友来捧场,上课的人其实没几个。大概运行了三年左右,才算是正式运营。累计到现在有两万七千多名会员了。”
东营的瑜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2012年,海蓝开设了自己的静雅瑜伽馆,第一年学员仅有8人,4年后的现在,静雅瑜伽馆的固定会员已翻了近十倍。而常玉凤目前所任教的2014年建立的曰尚瑜伽馆也从10多名会员增至200多名。

>>瑜伽不是女性专属 男性也能受益匪浅
海蓝介绍,目前东营修习瑜伽的人群覆盖范围较广,年龄跨度较大,从几岁到六十几岁不等,但主要还是集中在青中年,“年轻学员的出勤率反而会比已退休的中年学员出勤率更低,年轻学员有时会因为工作、应酬等耽误课程,但是已退休的学员时间比较清闲,基本可以说是风雨无阻。”
“目前来说,东营学习瑜伽的人群还是女性占到了大多数。”李木子表示,在她的瑜伽馆里,男学员比例仅能占到百分之五,“瑜伽虽然在女性中受到了欢迎,但瑜伽并非女性的专利。要知道,当今知名的瑜伽大师几乎全是男性。在欧美某些国家,男性练习瑜伽的普及程度甚至高于女性。”李木子笑着说,也有些男性前往瑜伽馆咨询,但是一看学员全是女性,就又打了退堂鼓,“这些也可以理解,因为练瑜伽穿的比较清凉一些,而且屋子里一水女学员,男学员寥寥无几,不好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类似的情况在静雅瑜伽馆也存在,海蓝笑着说,“其实不止男学员不好意思,有些女学员也不好意思。”
“很多认为练习瑜伽,身体柔软才可以,但其实这是多数人对瑜伽的误区。瑜伽讲求适度,而并不追求动作完成的幅度大小,尽力而为便可收到理想的效果。”常玉凤解释道,其实不难发现,瑜伽需要的不仅是柔软,还有力量,“所以瑜伽并不是女性的专属运动,也是一项很适合男士的运动。”
李木子表示,等到条件允许的时候,她想要开设瑜伽的男士班,“这样想要修习瑜伽的男学员就可以放松的上课,也不会不好意思。”马洁工作室的馆主马洁也打算开设男士瑜伽私教课。看来,全家练瑜伽在东营指日可待了。

>>从垂髫小儿到退休职工 他们都在练瑜伽

瑜伽教练在帮助老年人练习动作。
>>找好专业教练 切勿急于求成
▲马洁是位准妈妈,从接触瑜伽到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瑜伽馆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了,虽然现在怀孕四个半月了,但并没有影响她对瑜伽事业的追求。
本报记者 魏菲 摄

瑜伽快速普及,瑜伽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随之带来的是瑜伽馆鱼龙混杂,瑜伽教练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接受采访的众多瑜伽业内人士都无一例外地表达了他们的隐忧。
“现在有些瑜伽的资格证拿的相对比较轻松,想要找到一个优秀专业的教练不上点儿心可不行。”海蓝坦言,“我以前看着资格证招聘教练,结果听了一节教练的课才发现教练不够专业,只是在展示一些高难度动作,不能很好地与学员互动,一节课下来,学员很是辛苦。”从那之后,海蓝招聘教练时总是先试听一节课,观察教练能否根据学员的情况合理授课再做定夺。
“当时去办营业执照,不需要备案也不需要审批,没有规范管理的单位。”李木子说,再加上现在很多年轻人学过瑜伽后便开店招收学员,由于资金和教学水平有限,没几天就闭馆,“瑜伽在东营的兴起,让不少人士看到了商机,这些年里有很多新的瑜伽馆开起来,没过多久又大批地退出。”除此之外,李木子表示,多数瑜伽教练都有本职工作,不能全职带课,不能将全部精力和时间投入的教学中,也导致瑜伽课的质量参差不齐。
常玉凤表示,瑜伽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广泛传播的一项身心锻炼修习法。“从印度传至欧美、亚太、非洲等等的同时,也不断演变出了各种各式的瑜伽分支方法,比如热瑜伽、哈他瑜伽、高温瑜伽、养生瑜伽等等,以及一些瑜伽管理科学,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哈他瑜伽。”常玉凤说,瑜伽想要从基础入门,真正感受到瑜伽给自己身心带来的改变至少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肯定是不能急于求成的。瑜伽与其他运动一样在不正确的练习下是会给身体带来一定伤害的,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练习瑜伽。”
在常玉凤的课堂上,从来不乏年过50岁仍坚持学习瑜伽的学员,今年56岁的市民孔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吸气,抬起手臂,掌心向上,直至头顶……每一个动作,孔女士都做得轻松、到位,从背后完全看不出已年过半百。2014年,退休后的孔女士在小区附近看到了曰尚瑜伽馆的广告,“当时对瑜伽不了解,但知道是一种国际健身运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孔女士一坚持就是两年,“退休后空闲时间很多再加上离家特别近,只要有空我就来上课。”孔女士说,最开始她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身体才适应了上课的节奏。练习瑜伽两年多,孔女士告诉记者,她感觉身体韧带变得柔软,身体素质也变好了,“身上很有劲,家人看到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也特别支持。在这里也认识了很多有共同爱好的姐妹,以后会继续练习,只要练得动就会继续学下去。
子晨是一个学习舞蹈的姑娘,没事儿的时候也跟同学一起去瑜伽房练练瑜伽。以前人们总觉得瑜伽是年轻人练习的事情,当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做瑜伽,子晨发现不止是姐妹们,现在连阿姨和奶奶都开始了。
李德梅介绍说,长期练习瑜伽除了能够减肥之外,还能对偏头痛、腰背痛、颈椎痛和肠胃疾病有所缓解。所以现在兴致勃勃前来练习瑜伽的人很多也怀有这样的目的。“我们的学员从十几岁到六十几岁的都有。”李德梅说,“我们年龄最大的老会员是63岁的阿姨,她联系瑜伽很久了,身体好得不得了,前阵子还去西藏待了十天呢,非常适应那里的环境,这一点有些年轻人都做不到。”
马洁已经是一个怀孕四个半月的准妈妈了,谈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她笑着说“我现在的状态是能吃能睡,身体倍棒。”由于常年练习瑜伽,马洁的身体没有像身边怀孕的朋友那样出现任何不适的感觉,“像倒立这样的瑜伽动作也是没有问题的,我现在不锻炼就难受,会一直工作到生产之前,瑜伽会是我一辈子不放弃的事情。”
“我以前还觉得上了年纪的人不可能做瑜伽这样的事情,自从会员越来越多,发现年纪根本不是问题。”马洁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室里有一位62岁的老会员,当初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身体不太好,在练习了一段时间的瑜伽之后,身体素质比以前好多了,“瑜伽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马洁介绍说,工作室还有一个11岁的小朋友,学习瑜伽4个多月了,当初妈妈希望她能通过瑜伽来改善体态。

长期练习瑜伽对于改善体态有很大的帮助。 本报记者 魏菲 摄
跟着教练的节拍,学员们开始做舒展动作。 本报记者 魏菲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