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合作医院启动
胸痛齐鲁行移动胸痛中心工作站走基层
2016年04月1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齐鲁医院副院长陈玉国为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齐鲁行——移动胸痛中心工作站走基层”合作医院授牌及颁发“中国胸痛临床研究”合作研究单位证书。 本报记者 吕增霞 摄
     在急诊就诊患者中,胸痛是成人急诊就诊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就诊量大、危险程度高。普及相关知识,规范诊治流程,是提高胸痛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中之重。10日,“胸痛齐鲁行—移动胸痛中心工作站走基层”东营合作医院正式启动,落户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与传统的急诊救治途径相比,胸痛中心能极大地缩短救治时间,为患者赢得胸痛急救的黄金时间。

  本报4月10日讯(记者 吕增霞) 在启动仪式,东营市卫计委副主任宋勇表示,疼痛已被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医学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得到了迅猛发展。急性胸痛是生活中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以急性心肌梗塞为例,患者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就是早期。抢救黄金时间为2—3小时,在这个时间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存活率将大于99%。就传统的救治模式而言,从呼救、上急救车、入院检查、确诊病情、准备手术,每一阶段都需花费不少时间,病情或可被延误。而胸痛中心的成立,将改变这种传统的救治模式。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胸痛中心的建立能够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极大地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胸痛中心已经成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东营市内的急救而言,以急诊120作为总协调,如果发现异常就立刻进入胸痛中心快速救治流程,与传统的急诊救治途径相比,这能极大地缩短救治时间,可为患者赢得胸痛急救的黄金时间。
  齐鲁医院在山东省率先成立胸痛中心,首家开通急性胸痛24小时咨询热线,建设有“院前移动的胸痛中心工作站”、“急性胸痛门诊”、“胸痛中心病房”、“重症监护室”、“冠脉介入预约随访办公室”等在内的涵盖院前、院内、出院后各个阶段的一体化、无缝衔接的急性胸痛救治体系,在急性胸痛救治、胸痛中心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医生及民众对急性胸痛的重视,2015年6月26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牵头、携手省内多家医院及新闻媒体共同承办的“胸痛齐鲁行—移动胸痛中心工作站走基层”活动,这是惠及我省民生的一项大型公益性活动,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颜陪光表示,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胸痛齐鲁行及中国胸痛临床研究的合作医院,这是与东营百姓健康息息相关的一件大好事,医院将充分借助这一平台,按照胸痛中心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依托齐鲁医院的专家和技术力量,着力打造东营市区域胸痛中心,并充分发挥医院的优势,认真做好急性胸痛的规范化诊疗示范、培训和宣教等工作,继续加大对基层医院的帮扶力度,不断提高急性胸痛的管理和诊疗水平,尤其是急性心梗诊断治疗,努力为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