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新世纪广场上,休闲的人们在明亮的地灯前玩耍。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近日,浙江、广东两地相继发生公共场所地灯烫伤儿童的事件。记者探访调查东营部分广场、公园后了解到,东营公共场所地灯一般采用节能灯和LED灯,功率小、电压低,并由政府统一按照国家标准采购,产生的温度不超过40℃。目前也未出现烫伤市民的现象。
最高24V安全输出电压 产生温度最高不超40℃
新世纪广场的新世纪门下,安装着一圈地灯。地灯上标示“IP67”字样。据了解,IP代表电器防护等级,最高级为IP68。IP67即完全防止灰尘和浸水时水的侵入。
负责广场电器维护的工作人员表示,地灯的规格会根据广场建设的施工标准决定,目前广场上的地灯全部采用节能灯管。“当初安装时,地下管线全都做过防水处理,出现漏电的概率几乎没有。”这名工作人员说,在广场工作一年多,只有一个地灯不亮后被换掉,其余的并没有发生任何故障。
市城市照明管理处工程人员艾先生介绍,新世纪门目前共安装了28套地灯。地灯采用节能灯管,功率只有13W和18W两种,温度不会超过40℃,完全在人体承受范围内。另外,广场电器还有一层漏电保护,如果出现短路等故障将会自动断电,维修工人会立即维修。
同样,清风湖公园的地灯设有漏电三级保护。市园林局清风湖管理办公室的景观亮化负责人燕先生表示,从配电箱到地灯管线,任何一处故障都跳闸,所有配电线路必须地埋穿管,可使故障电压直接走地下,不会造成人体伤害。“清风湖有3-4名维修电工,因为地灯电压低,出现故障时甚至可以直接带电操作。”
燕先生介绍,目前清风湖的地灯全部采用LED灯,基本集中在西门,约有70余盏。市民能够触碰到的有点光源、洗墙灯、地灯,这些景观灯的输出电压最高只有24V,属于安全电压。根据季节变化,公园的亮灯时间是3-5小时,期间产生的温度也会随着季节变化而稍微变化,“夏季温度高,地灯发亮产生的温度当然会比冬季高,大约比人体温略高,但不会烫手。”
由政府统一按标准采购 烫伤或因用了大功率地灯
据介绍,地灯的绝缘等级会随着时间逐渐下降,所以要定期更换,一般地灯的使用寿命为3-4年。“目前,LED地灯节能、寿命长,应该是效果最好的灯了。”燕先生告诉记者,公共场所亮化一般由政府统一采购,“我们把要采购的亮化灯的电压、防护等级、功率等质量标准上报政府部门。从清风湖建成以来,地灯即将超出使用寿命,最近准备分片换灯,这次上报的地灯功率要求在15W以内,为了不那么刺眼,要的是带磨砂玻璃的地灯。”
对于儿童烫伤的事件,燕先生猜测可能是地灯功率过大的缘故。“温度高无非是短路或者功率大造成,短路自会跳闸,漏电也会有漏电开关,一般不会出现问题。而大功率的路灯会产生高温,一般用于道路照明。像地灯这种景观灯,是不可以使用大功率灯具的。”
艾先生则表示,近几年,公共场所的地灯大都采用安全环保的节能灯、LED灯,原来普遍使用的高压钠灯、金卤灯逐渐被淘汰。“其实从照明效果来看,高压钠灯会发出金白色的光,金卤灯发出日光色的光,都比较符合人体户外活动的光感度,但它们的缺点是发光后会产生100-200℃的高温,如果人体触碰,必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被烫伤手的儿童摸过的地灯,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