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无争议涨薪”背后的期待
2015年07月0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今年以来,不少人的工资单发生了变化,多数央企高管的工资缩水了,部分央企全员降薪了,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开始调整了,330多万乡村教师也将迎来“最无争议的涨薪”。一张小小工资单,见证着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进程,也折射着中国经济和民生改革的重点和路径。
  其实,同330万乡村教师“最无争议的涨薪”一样,对部分央企全员“降薪”恐怕也“最无争议”,“一涨一降”均“最无争议”的背后,却是长期以来社会严重分配不公的沉重话题,无论从媒体报道,还是在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如果说城市环卫工工资收入低廉,甚至与实际劳动付出差异很大,是因为其从事的简单体力劳动,没有多少智慧含量的话,那么,收入甚至还不能与环卫工“看齐”的乡村教师队伍,就的确让人唏嘘。报道显示,“90后”李春梅在四川广元市大山深处的石牌村带着36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四五年来,她既当班主任,又当校长。然实际每月的工资收入却只有1000元,更有一些扎根在贫困山区几十年的普通乡村教师,甚至月薪只有几百元,比种地庄稼汉的收入还低。
  很显然,国家这次针对乡村教师的涨薪,既是对330万乡村教师劳动价值的尊重和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收入公平上求得最大“公约数”,在对乡村教师“加薪”的同时,对于收入大于付出又饱受公众诟病的央企员工予以“降薪”,更能看出,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改革,将是国家下一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与民生改革的重点和途径,甚至可以视为今后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基调。
  我们国家收入分配制度的最基本原则是“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多元,在加上行业体制不同和“历史遗留”等因素,这一最基本的分配原则早已“面目全非”,不但收入分配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收入差距过大衍生诸多不公平,也使得“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越来越模糊,甚至对社会价值观产生误导,乡村教师“最无争议的涨薪”和部分央企全员“最无争议的降薪”,所反映的正是我们现实社会收入分配的一种不正常生态,无争议的“涨薪”“降薪”背后,其实更充满着公众对收入分配公平的民生期待,而此次对乡村教师普遍涨薪,恰恰折射出国家改革收入分配的大趋势,即回归按劳分配、确保收入分配相对公平的制度本位,这同样值得包括环卫工在内等“不正常”低收入群体的翘首期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