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有时只需要一个理由
2014年11月2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控烟,在中国已经说了N年,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在我国正式生效算起,也有8年光景。然而,这么多年的努力,全面控烟在中国仍然举步维艰。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公布了我国首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明确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
  送审稿提出的“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相对于过去严格了不少。在一些人看来,资深烟民可能要愁云惨淡了。事实未必如此!
  真正不珍视身体的人,毕竟是少数。抽烟者在家庭,特别是子女那里,常常招致反对,即使在单位,也要时时面对女同事、不抽烟同事的异样眼光。甚至因为抽烟,造成了许多“办公室矛盾”。
  知其不好,为何行之?这就涉及抽烟,以及抽烟成瘾的不同原因上来了。有些人可能有着强烈的烟草依赖;但也有不少人其实只是随波逐流。戒过烟的人都知道,戒烟最大的挑战,“不是自己不是人,而是兄弟太诱人”。明明戒了一个月,结果在一个场合里,看到别人大吸特吸,于是忍不住开吸;本来不想复吸,禁不住一帮人热情劝吸。
  戒烟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就跟开车不饮酒一样,很多时候需要一个约束。其实对很多人来讲,过去也知晓酒驾危害,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禁不住自己的侥幸心和别人的热情劝。而当酒驾成了碰不得的高压线,也就有了开车不喝酒的最好理由。同样,如果抽烟不具备条件,甚至抽烟受到惩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得到落实,那规定既是约束,也是理由,很多人就可能挥别抽烟生涯。如此说来,资深烟民其实也盼“一律禁烟”,好给抽烟一个压力,给戒烟一个动力;给自己一个约束,给别人一个搪塞。
  戒烟有时只需要一个理由。而“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则是最大的理由,如果这一规定得到坚决落实,戒烟进程会大大推进。需要指出,戒烟还需要示范。影视剧中的一个抽烟镜头,办公室里领导的一个抽烟背影,都会起到极大的误导、诱导作用。去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如果领导干部带头,办公室“烟雾弥漫”会随风飘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