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公务员责任清单”
2014年11月2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评论员 佟彤
  公开了“权力清单”,就等于把他们自己的权力“家底”完全公之于众,这样一来,自身行使权力的自由度,就被大大压缩,“人治”才可能变成“法治”,在反腐成为重中之重的当下,这显然是最根本的源头问题。
  今年,北京将重点公布行政审批、投资项目审批、行政处罚事项的“三个清单”,由此明晰政府部门每个单位、每个职位的权责,给权力划定边界,让公务人员“尽责”也接受监督——这份政府交由民众监督的“公务员责任清单”值得点赞!
  这份“清单”说白了,就是明确政府部门的权责范围,规范权力运行的有效形式,就是告诉社会公众,公职人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它的最大好处就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和渎职的发生。
  很长时间以来,普通民众对政府部门的权力并不清楚,即便民众有了监督的意识,但无从监督。比如今年初张艺谋缴出748万余元社会抚养费,还有去年9月,审计署首次发布9省份45个县的社会抚养费审计结果,民众这才知道,全国每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居然超过了200亿元!但这些钱是怎么来的,又去了哪里,应该按什么规矩征收?一直以来“土政策”繁多,有的地方只要没办准生证,第一胎也要交抚养费,不仅侵犯着民众的生育权,更是腐败风险的高发地。
  权力是民众赋予政府的,也是政府部门最核心的资源,公开了“权力清单”,就等于把他们自己的权力“家底”完全公之于众,这样一来,自身行使权力的自由度,就被大大压缩,“人治”才可能变成“法治”,在反腐成为重中之重的当下,这显然是最根本的源头问题。
  不仅如此,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也能使民众了解行政权力具体如何运作,才能有效地减少渎职和推诿。政府部门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向来存在不同程度的权力滥用和互相推诿扯皮情况,很多违法事件甚至悲剧,在最后水落石出时,总有“三不管”甚至“四不管”的存在。只有通过“职责清单”的规范,通过制度使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主动和其他部门对接,民众的切实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