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疏通农村“卡脖路”
菜农再也不用担心蔬菜被颠坏了
2014年10月2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10月27日讯(记者 王超 通讯员 张文杰) “村村相连,路路相通,一条条农村公路纵横交错,逶迤延伸”,这是广饶县实施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项目的生动描述。
广饶县封庙村多年来村内主干道路破损,被列入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项目后,进行了主街道硬化。“没修路以前道很难走,去卖西红柿,路上颠簸,西红柿被颠坏了不少,卖不上好价钱,现在道路好走了,再也不用担心蔬菜被颠坏了。”封庙村杨大姐说道。为解决县内部分村内无主要硬化街道、村级断头路等问题,广饶县进一步加大对乡道、村道和村内主要街道改造建设的扶持力度,自2013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实施村级公路网化工程358公里。
2014年在完成150公里的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的基础上,再实施“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项目120个,建设村级公路130公里,打通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毛细血管”的疏通,带来了“主动脉”的通畅快捷,该县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改善了农村“出行难”,带动全县农副产品流通,农村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致富之路。据统计,2013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659元,增长13.3%,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功不可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