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理财应稳字当头本报记者 李立红
2014年10月2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家庭资产配置之一。不同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各有特色。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热情持续高涨,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截止10月15日,全国各大商业银行总共发行结构性产品2136款,较去年增幅达到15.77%。理财师建议消费者,了解不同银行的产品特色,选择合适的产品,充分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流动性,进行理性选择,不可只看预期收益率。

  国有大行保本型产品:
可替代定期存款

  经常购买理财产品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尽管四大行(工农中建)的理财产品收益不高,但经常可找到保本型的产品,这对于不想承担风险的投资者而言,比较合适。
  据悉,保本或保证收益的产品超过60%是四大行发行的。一位国有银行东营分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保本产品是其理财产品线的主打之一,因此经常会有保本产品发行,产品主要面向保守类的客户销售。由于产品的保本特性,因此,可作为替代定期存款的投资工具。
  理财师建议,不喜欢风险的投资者可选择国有大行理财产品。需要注意的是,一是要看清楚产品的合同是否保本或保证收益,二是不可轻信理财师的口头承诺。
股份制银行高收益产品:
适合风险承受力强的市民

  股份制银行是目前理财产品市场最大的发行主体。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5798款,市场占比为32.62%;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然而,股份制银行较多,其产品也参差不齐,不过总体而言,股份制银行推出的高收益产品比较多。10月26日,东营市场上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中,青岛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的几款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均在5.4%以上。需注意的是,股份制银行产品大部分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
  因此,理财师建议,在看到高收益的同时,还要看清楚风险等级,高于三级风险(一般是五级,一级最低,五级最高)的产品需要特别谨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与年龄成反比,高风险高收益,比较适合相对年轻的群体。
高收益必然高风险,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高收益始终是理财产品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投资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随之而来的高风险。“百姓理财毫无疑问应该将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银行理财师反复强调,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任何的投资都会伴随着风险,且收益率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
  因此,理财师建议,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适合结进行构型产品投资,投资者尽量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将财富分散投放在不同领域;其次,要有正确的风险意识,在看到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同时,也要看到最低预期收益率,两个收益率水平都有可能是最终的收益水平,盈亏都是理财市场上常见的结果。还有,投资者最好要有一定的与产品挂钩标的相关的投资经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