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点子解决大问题
用电管理四队自主设计校检仪提高80%时效本报记者聂潇潇通讯员陈庆霞
2014年09月2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抄表员核对信息。 通讯员 提供
  工作人员在回访居民。 通讯员 提供
  
  2013年以来,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中区供电公司用电管理四队所负责的居民用户从此前的8000余户增加到2万余户。面对工作量激增但是人员却没有增加的实际问题,用电管理四队通过深化“党支部六带管理法”,“宇虹桥服务工程”,充分发挥“霞光心田工作室”等多项措施,在提高全队职工的工作能动性同时,切实提升了服务质量,圆满完成各项经营管理指标。
倡导“马大姐”式服务 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
  中区用电管理四队共有47名职工,主要负责西四路以西、西五路以东共25个居民小区、2万户居民用电服务工作,管理着107台主供变压器、86座低压配电室及281个楼头地面箱、7万余米低压电缆。   “供电部门就是为群众服务的,要想打好群众基础首先就要真诚服务,从而保障市民能够正常用电。”2010年,为了在供电企业与客户之间架起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用电管理四队打造了“宇虹桥服务工程”,在队伍中建起“先锋堡垒桥”、“爱心和谐桥”、“精益价值桥”、“遵章平安桥”四座桥梁。除了鼓励党员在工作中充当模范带头作用外,加强为民服务及保障用电安全是“宇虹桥服务工程”的重点内容。
  在用电管理四队指导员陈庆霞看来,服务就是市场,服务就是效益。用电管理四队坚持以“假如我是用户”的服务宗旨,把客户当做自己的家人,投入情感工作。在“宇虹桥服务工程”中,对职工要求实行“服务时限制”,规定日常售电不超过5分钟,配电室送电在30分钟内完成,事故处理15分钟内赶到现场。主动邀请居民监督服务质量,聘请居民义务监督员,定期进行居民满意率问卷调查,增进与居民之间的沟通。
  为做到问题“短、平、快”精细处理,用电管理四队本着“居民之事无小事”的原则,实行报修问责制、24小时跟踪服务制、服务限时制等。规定维修班24小时有人值班,队领导24小时开机。接到报修电话必须无条件执行、全天候上门服务。对居民的报修工作实行责任制,确保问题及时解决。队部对报修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对居民第二次打电话报修或回访时反映问题强烈的情况,对其责任人进行考核,并要求对居民做出解释。
  此外,“真情宇虹”服务维修小分队完善了事故处理预案,配齐所需设备、材料,全天候服务。无论是否属自己的管辖范围,都做到有求必应,在车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赶到现场及时为客户解决问题。此外,针对辖区年龄较大、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身体不便的居民,用电管理四队建立了特殊群体服务档案,制作了“光明直通车”联系卡,定期上门开展送电卡、输密码、收费等特色服务。
  用电管理四队队长余宽介绍,自2013年中区供电公司调整管辖范围,四队的管辖内居民一下增加到2万户。针对点多面广的特点,四队实行特色服务,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创造性地提出了五项服务“套餐”。一是主动超前服务,发现困难主动上门服务;二是开展亲情服务。由14人组成的3支“宇虹桥亲情为民服务青年志愿队”与所辖区域内的孤、寡、老、弱、病、残,军烈属等人员结成对子,建立特户账卡,开展上门服务;三是实施“卡片”式服务,发放到群众手中方便联系;四是开展跟踪服务,定期跟踪回访;五是推出特殊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要求急加班办、难度大领导办,确保了“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创新工作提质增效 把精细作为价值追求
  据了解,作为主要承担用电管理职责的基层队,用电管理四队围绕“管理出效益、精细管理出大效益”的理念,在“宇虹桥服务工程”中积极构筑“精益价值桥”,引导全员把精细当作一种价值追求,不断细化管理手段,促进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余宽说,为有效降低居民区用电损耗,用电管理四队探索用电精细管理,建立“点、线、面、牌”四位一体计量核算模式,即以配电室为总计量点,在配电室里加装总计量表,在楼头地面箱加装二级计量表,在楼道箱加装三级计量表,每条电缆加挂“身份证”,坚持做到一月一抽查、一季一普查,检查结果与岗点工资和经济效益、评先树优挂钩。
  余宽告诉记者,用电管理四队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抄表计算损耗,通常都是以小区总电表数与每家每户的电表数相加后对比来计算损耗。“但如果出现损耗,必须挨户排查,非常麻烦。”2009年,四队通过创新,研究决定了在小区每栋楼上加装一个楼头柜考核表。“每户电表数先总体反映到考核表上,再相加与总表的数据相比,哪个考核表数据与对应的那栋楼数据相差大,就可以针对哪栋楼计算损耗,省去了每户逐一排查的繁琐。”
  据了解,目前,中区用电四队综合网损持续下降,实现了网损的可控、在控、能控。“通过加大电力监察力度和表计管理,电费回收率高了,窃电现象少了,小区更安全了,这是四队对所管辖小区进行从严管理所取得的成效。”余宽表示。
  能够降低网损,用电四队采取了三种措施。一是增加楼头柜考核表抄表次数,由每月一次改为半月一次。二是推行设备巡视检查登记表制度,抄表员抄表时要随身携带“小区电表巡视检查表”,抄表时还要肩负对楼头柜、居民电表进行安全巡视检查的职责。三是进一步规范小区商户的抄核收,对按章用电、按时交费、安全用电的客户,对其提供一些诸如免费定期检测用电设备等优惠服务,既方便客户,又提升了服务水平。
  此外,技术革新也能在降损增效中体现精细。余宽介绍,由于居民区改造施工,导致电缆故障频发,为快速处理电缆事故,四队改进了电缆接头制作工艺,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完成了“双电源运行示意图板”,开展事故预想和模拟操作演练,解决了所辖居民区双电源配电室多,维修人员对运行方式不明晰的难题,缩短了客户维修、报修的停送电时间。自行研制的“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比传统检查方法节约了80%的时间。

“员工就是亲人” 有困难大家齐帮助
  余宽告诉记者,今年雨季以来,辖区范围内社区施工改造增多,电缆频繁挖断导致维修工作量大幅增加。四队党支部组织成立了“党员为民服务抢修小分队”,利用上下班时间与施工队伍同步,与维修班一同处理故障。从4月中旬至今,小分队协助维修队伍进行百余处故障维修。
  不仅工作上带头,用电管理四队干部也积极成为职工生活中的热心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职工们随时可以向我反映、倾诉。”陈庆霞说,2012年,为了提升职工队伍的心理素质,引导职工的思想健康发展,四队成立了“霞光心田工作室”。“我们就是要把员工当成自己的亲人,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工作室成立不久,陈庆霞就发现队上的电力维修工老耿闷闷不乐、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室和支委会成员调查后得知,老耿由于几年前突发脑血栓而身体不便,家务活全部交给了妻子。日子久了,夫妻俩相互抱怨,妻子负气离家,老耿血压升高,心里也郁郁难平。
  “知道老耿的情况后,我们把他送到医院治疗,支部成员负责陪护,我也经常找他谈心,让他理解做妻子的苦心。”不仅如此,陈庆霞也跑到老耿岳母家当起和事老,一遍遍地劝解老耿的妻子要互相理解。终于,两人重归于好,老耿也慢慢投入到工作中。“后来,老耿家的水管线漏水,余宽队长知道以后,带着副队长黄震就跑去把水管修利索了,老耿感动得都说不出话了。”陈庆霞笑着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