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个控制点,把好安全关卡
南区供电公司多措并举让安全生产常态化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职工在吊油漆桶进行黄、绿、红标相。

职工正在检查设备。
本报记者 徐文君 通讯员 安小莉
安全生产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无疑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当前,在日常生产运行中,运行八队通过创新实施多项工作法,不仅规范了工作流程,并且使安全生产常态化。”南区供电公司副经理兼运行八队指导员张栋介绍,运行八队正式成立于1998年2月,目前管辖6座变电站,主要担负现河采油厂、石化总厂、物探公司等单位生产、生活转供电任务。
创新工作法细化操作流程 标准化操作提高安全和效益
近年来,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南区供电公司运行八队根据电力行业危险性高的实际,通过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内容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日常生产运行中,任何单位难免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然而运行八队则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来解决这些难题,目前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张栋说,目前已经推行实施的“安全点控制法”、“危险点控制法”是该队创新工作方法中的典型,所谓“安全点控制法”主要是针对职工的标准化操作,而“危险点控制法”则是针对设备上的危险点。
“电力行业经常要与高压电打交道,危险性不言而喻,而职工如果出现一个失误,将对职工本身及设备都可能造成很严重的伤害。”运行八队六座变电站在推行“安全点控制法”方面执行两票三制,即通过操作票、工作票和交接班制度、设备巡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来规范职工的操作,将流程细化到每一步操作。期间还在事故处理等过程中对可能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行为量化为100个控制点,赋予1000分进行控制。一月一考核,使变电站管理融汇到工作的每一个点,贯穿到每一个环节,达到安全工作的全过程控制。
另外,运行八队还将变电站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危险点源控制上,针对变电站危险状态细化分类,确定了1989个危险控制点,按红、橙、黄、白四种颜色划分为4类。期间根据不同的危险点警示,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控制措施,达到提前预控、防范到位。“简单来说,‘安全点控制法’是针对职工操作,而‘危险点控制法’是针对设备上危险点。”
“今年以来,运行八队在检修期间,通过在史口变电站推行‘一人二柜表检查法’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 张栋说,运行八队管辖的每个变电站约有10名左右的职工,目前实行倒班制度,在日常卫生检查时会发现卫生死角,然而由于人员不固定存在无法精细考核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队推行“一人二柜表检查法”后,将卫生清理细化到每个人需要清扫的范围和达标程度等,要求真正解决日常卫生检查难题。
为规范职工操作,该队采取互比互学等方式,在各变电站之间开展“标准化倒闸操作比赛”、应急预案演练竞赛,组织《岗位职工安全技能一周一练》记录展评,激发职工比拼热情,杜绝违规行为。
精细管理是实现行业一流梦想的必经之路。当前,运行八队党支部推行“工作导航系统”,就如何把工作做精做细进行“定位”。根据不同岗位,将工作职责、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等有机融合,明确目标要求、最佳流程、主要节点,编制成工作手册、作业指导卡,发到职工手中,随时明确干什么、怎样干,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益。在今年两座变电站改造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工作目标,运用“工作导航系统”细化落实管理措施,保证了施工现场的安全。
加强培训提升职工技能 创新开展“金牌工人培训日”
近年来,运行八队积极倡导“学习无止境,充实每一天”的学习理念,通过开展多项培训模式,在提升职工技能的同时,规范化职工的操作。“变电运行工作天天与高压设备打交道,一次违规操作,就会造成严重停电事故。”为此,运行八队相继开展了“点课培训”、“阶梯培训”、“个体差异化培训”、“金牌工人培训日”等培训模式。
培训目的更多的是在规范职工的操作、让操作的每一步都符合标准。“其中,点课培训可以让职工根据自己的所需,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并每个月上交一次,由队里进行汇总并安排课程。”南区供电公司责任师单花荣介绍,“队里对职工提出的内容,我们也会提前备课,并推出课件,让职工学起来更便捷。”
“点课培训有时满足不了职工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还推出了阶梯培训,并将‘师带徒’模式融合进去。”据单花荣介绍,阶梯培训就是由高级技师带技师,技师带高级技工等一层一成推下去,让职工之间更多的交流学习,并快速的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将‘师带徒’融合进去后,也加强了这种模式,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让师徒二人签署师徒合同。徒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师傅交流,而师傅则为徒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定期评价徒弟的学习,提出意见。这种合同还有督促师傅的作用,并且规定了徒弟也要认真做好笔记。”
今年,该队又创新提出“个体差异化培训”将根据每一位职工不同的学习基础、业务技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据了解,运行八队每个变电站平均8-10人,目前在每个变电站都选出一名金牌工人。为了提升金牌工人的技能,队上也开展了“金牌工人培训日”强化对全体职工的培训。
同时,运行八队还开展了读书活动,引导职工想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各变电站相继建立了“流动书橱”、“电子书库”,每月为职工推荐读书目录,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实施“五型课堂”培训法,运用“岗位知识型课堂”、“安全警示型课堂”、“现场演练型课堂”、“经验共享型课堂”、“讨论理解型课堂”五型课堂增强培训效果。开展“课题引领,事故预想促提升”培训活动,实现知识共享,共同提高。
多措并举
提高职工幸福感
运行八队自1998年成立,仅用了四年就成为了中石化“金牌队”,目前是胜利石油管理局“标杆队”。这也是运行八队职工心连心,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变电站都地处偏远的地方,实行倒班制也使得职工之间互相见面的机会不多,加上工作有些枯燥,交流少,电力行业压力大,这些都不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因此,强化队伍建设、文化建设,营造职工间和谐氛围十分重要,让职工们在变电站内感到舒心。”
目前,运行八队建立“排忧解难连心表”,使队党支部成员与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建立职工家庭信息档案,每逢职工过生日,队上总会定购生日蛋糕、举办生日午餐,送上温馨祝福。职工婚丧嫁娶生育子女,组织总会送去关怀和慰问。每年冬季,队上组织人员将冬菜准时送到每个变电站,解决了变电站吃菜难的问题。建立“爱心基金”,倡导每名职工每月捐出5元钱,在职工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近年来,南区供电公司运行八队引领全队向着“打造行业一流变电运行队伍”的团队梦想前进,已经连续16年实行安全生产无事故,被油田命名为“小站文化建设的标杆”。党支部连续10年被评为管理局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获中石化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