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中玉山维修队建立多功能模拟培训室,鼓励职工搞创新
在“家”就能练技能、搞创新
文/片本报记者徐文君通讯员王艳
2014年09月12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胜中社区职工正在培训室进行练习。
     玉山维修队建立多功能“模拟”培训室,让职工们不出单位门就能进行培训。培训室主要结合维修技能实际需要和居民生活需求,集电路、水路常见故障排除训练及课题攻关、技术革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平台。在提升职工技能,加快职工上手的速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职工培训省时省力
  9月10日上午9时许,两名职工正在多功能模拟培训室内进行紧张的练习,准备着9月15日的技术比赛。培训室内摆满了各种电机,只见两名职工熟练地将一圈弯弯的电线捋直,接到电机上。“能看到接在各接口上的电线不仅清晰明了,而且非常直。”胜中社区玉山维修队队长王玉峰说,“捋直电线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并不容易。电线有点像头发,越捋反而越弯,职工们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才练出来的这本事。”
  维修队职工丁建强在培训室经过2个月的封闭式训练后,顺利地通过了技师考试。“有了培训室,平时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就能够马上进行实践,让自己的操作水平进一步提高。考试时,也就不会怵得慌。”
  目前,培训室内现有先进精良的电工、维修等设备5台、教学模板3套以及4个实习工位平台。其中包括四大部分——管道维修模拟平台、M7120磨床操控线路和三相异步电动机配线图及原理图、仪表仪器及家庭及公共设施照明线路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实际操作,可以让一个新职工在培训室通过几天的学习,快速成为一名适合社区维修工作的能手。
  “新来的职工,大都没有进行过实际操作,理论还没有转化为实践,在为居民维修上会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让新职工先来培训室进行培训,在掌握熟悉了各方面的技能后,为居民维修时便会得心应手。”
  据王玉峰介绍,培训室还注重发挥技术骨干力量等现有的资源优势,开设40项训练课程。推行“一人一课”、导师带徒、案例共享等形式。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赛、创新创效等活动,。年,培训室共组织各类现场培训20余次,分批次培训职工100余人次。
促进职工们的创新
  建立的多功能“模拟”培训室,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创新尝试,充分体现了实效性。在职工中掀起了一股学技术、练本领的热潮,成为促进员工成长的重要“催化剂”和技术成果“助推剂”。
  “在培训室内职工们创新的积极性很高。”据孙俨介绍,曾经有一栋居民楼的电路总零线断裂,造成电压升高,烧坏了居民家中的电器。维修队的职工们在经过反复多次的研究实验后,发明了过压过流断路器。“如果电压超过了250v,会自动断电,等电压降到了250v以下,就会恢复通电。”这项成果也获得了胜利油田第四届技能人才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据了解,玉山维修队相继攻克楼宇防盗门对讲系统维修、下水管道长距离疏通等技术难题。其所研制的GSM配电室远程综合控制保护器获胜利油田第四届技能人才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路灯光感控制起动器获胜中社区青工五小成果一等奖,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
  面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多功能模拟培训室的功能必将更加丰富,设施必将更加完善,真正成为伴随维修队职工实现自我超越的“加油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