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明公司迎来原油管输时代,年降低运费300余万元
4.8公里管网输送结束8年车辆外运史
本报记者顾松通讯员王淑梅
2014年09月12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近日,随着樊142集输站外输泵的开启,鲁明高青公司开采的原油不断向纯梁采油厂樊143集输站输送,一举结束了长达近8年的原油车辆外运历史,至此高青公司也迎来了原油管输时代。数据显示,原油实现管道输送后,每年降低运费300余万元。
结束单井拉油史
原油实现管道输送
近日,随着樊142集输站外输泵的开启,鲁明高青公司开采的原油不断向纯梁采油厂樊143集输站输送,至此高青公司也迎来了原油管输时代。数据显示,原油实现管道输送后,每年可减少运输成本200余万元。
据了解,高青公司负责开发樊142、樊146等4个区块,共有油井112口,每天产液量高达180吨。由于产液含水较低、含蜡较高,低温下容易堵塞管道,实现原油管输一直是块“难啃的骨头”。
一直以来,高青公司都是采取单井拉油方式,生产的原油用罐车拉运到纯梁采油厂首站,每年运输费用高达300万元。去年,高青公司建设了樊142集输站,产液经过脱水处理后,再使用40吨的罐车外运,每年运输费用也不低于200万。虽然原油运输外委费用减少,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车辆外运的境况。
“靠车辆运输,不仅外输费用高,而且需要专门的押运员、计量员,员工劳动强度大,运输安全风险也高。”据鲁明公司生产管理部副主任杨广顺说,为了使高青公司的原油外输实现管道输送鲁明公司作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在借鉴桩52中转站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利用樊143集输站实现原油管输成为最佳选择。
铺设4.8公里管网
资源共享同时实现互利共赢
樊143集输站归属纯梁采油厂,是樊143区块原油外输的中转站。数据显示,随着樊143区块油井开发,产液含水越来越高,导致樊143集输站输液中绝大部分是水,恰巧解决鲁明公司原油外输需掺水的难题。
鲁明公司铺设4.8公里的管网,联通了樊142和樊143集输站,结束了长达近8年的原油车辆外运历史。如今,鲁明高青公司油井产液经过加温直接输送到樊143集输站,曾经日渐没落的樊143集输站重新焕发生机,每天外输液含油近200吨。
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高青公司强化管网维护,实现互利共赢,也让采油厂尝到了甜头。实现产液管输以后,高青公司在两段外输管网上全部安装了压力报警装置,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巡护的针对性,劳动效率大幅提高。
在桩23“四化”建设示范区,鲁明公司与桩西采油厂桩52中转站实现资源共享,每年减少外委运费130万元。杨广顺介绍,管输产生的效益不仅是300余万元,更重要的原油管输更加安全,还能够解放出多名押运员,可以有效缓解结构性缺员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