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一小刘红老师主动申请到胜利中华小学支教
入乡随俗,用红花本鼓励学生
2014年09月1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胜利一小的刘红老师。 (照片由本人提供)
刘红任教于胜利一小,今年下半年,她主动申请到位于仙河镇的胜利中华小学支教一年。在这里她学到了很多东西。像准备红花本鼓励学生,变着花样让学生课间放松等。同时,她也将在剩余的时间里把一些好的做法带到中华小学,搭建起两个学校互相学习和促进的平台。
大部分时间泡在教室
让学生熟悉并接受自己
刘红之前一直任教于胜利一小,担任数学老师。今年下半年,她主动申请到位于仙河镇的胜利中华小学支教一年。便开始了她的支教生活。
刘红到中华小学支教后,负责教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与胜利一小相比,这里的学生少了很多。“胜利一小学生很多,教两个班上百名学生,中华小学两个班才六十多名。”虽然人数少了,但她花费的精力却丝毫不少。“胜利一小,学生多,可能照顾不全面。而这边刚开始实行小班化,正在摸索阶段。虽然学生少了,但花费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精力却多了。”刘红说。
开学前,老师们就要提前做准备。如今,学生上课已一周,但老师却已经工作半月了。这段时间,刘红在一点点适应新环境。
今年刘红带的是一年级,刚升入小学的学生们没有太多的纪律性,脑海中也没有上课下课的概念。因此,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刘红先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多数时间都泡在教室里,和学生在一起,让学生熟悉我,接受我。”她坦言,刚开始带一年级确实很累,很费嗓子,在与记者交流时,她的嗓子还是哑的。“要方方面面都说到,少说一点都可能引起麻烦。一旦学生的习惯养成了,慢慢步入正轨,一年级学生好带了,老师就很轻松。”
家长们的热心对刘红适应新环境起了很大作用。“今年教室刚装修过,家长主动把家里的花拿来装饰教室、净化空气,班里有活动家长也积极参加,帮助我维持纪律,照顾孩子。”刘红说。平时刘红也会主动和家长聊聊学生的表现,及时沟通,提出一些建议。
刘红平时有时间就会和同事交流,学到了很多东西。“这边课余活动很多,像家长和学生一起做月饼,课间操还有很多花样,筷子操啊什么的。”
入乡随俗,准备红花本
学生表现好就奖励
进行轮岗交流的两个地区的教师,在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轮岗不仅是工作地点的互换,更是角色的互换。对这一点,刘红有更深切的体验和感悟。她发现,市里和乡镇的学生差别并不是很大,只是市里的学生思维活跃些,有些话敢说,乡镇学校的孩子没那么活跃。“所以在这上课时要引导着他们多思考,费的功夫也就多一些。”
在中华小学,刘红还学到了鼓励学生的方法。据了解,中华小学的老师习惯用红花鼓励学生。刘红也“入乡随俗”,特意准备了一本红花本,每天放在桌子上,哪位学生表现好就及时奖励,记录学生每一天的成长。刘红说,在这里学到的经验她都会在支教结束后向胜利一小的领导汇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轮岗才刚刚开始,刘红已经步入正规,从最基本的备课开始,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刘红认为,教师轮岗对于两边的学校都有好处。“可以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中华小学正在实行小班化,而小班化强调小组学习,下一步刘红将和同事们一起摸索和积累小组学习的经验,“以前没接触过小班化,趁着这次机会好好学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