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大学生活从理财开始
本报记者李立红
2014年09月09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东营职业学院的学生迎来了开学季。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又是一年高校开学季,随着新一届大学生的陆续报到,新的生活即将展开。终于脱离了父母多年的呵护与束缚,很多大学生都有一种想自立的冲动与渴望,这种自立既包括精神上的自立,也包括经济上的自立。面对卡上这不大不小的一笔钱,如何让钱“生”钱,如何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加滋润一些呢,理财专家提醒大学生不妨试试以下投资方式。
  理财从独立账户开始
  对很多大学生来说,上大学是第一次走出家门,而家长给的存有生活费的卡是他们拥有的第一张能够自主管理的银行卡。对于在外地上学的大学生来说,家长如何给生活费就成了问题。今年儿子到上海读书的市民李先生就对记者说:“生活费给少了怕他不够用,每次都异地汇款不仅麻烦还有手续费,但给的钱多了又怕孩子乱花。”
  一般来说,对于在外地上学的大学生,生活费一般是在开学前家长准备好以现金或异地转账汇款的方式带到学校的。但现金携带不方便也不安全,而异地转账汇款又会产生不少的手续费。目前,很多学校会统一为学生办一张专门交学费等费用的银行卡,一旦家长的银行卡和这张卡不是同一家银行,还会产生更高的异地跨行转账手续费,通常来说是转账金额的10%,有50元封顶费。对于这部分家长,可以利用目前银行推广手机银行的契机,享受免费转账业务,如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目前都有此优惠,国有大行中,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也有手机银行转账零手续费的优惠。
开源节流是理财的基础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中的收入来源一般仍然是来自于父母给的生活费、奖学金收入等。其实,大学生不妨从这个阶段开始就做好开源节流的准备,利用假期或者课余参与一些兼职或实习工作,一方面也是为今后找工作累积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有一些额外的收入。
  理财专家建议,大学生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开源,养成理财习惯。首先是去做家教,家教是目前家长最认可的一种大学生兼职方式,目前很多城市大学生做普通家教一般能够有30元/小时的收入。其次是可以做写手,一些有文采的学生可以为报纸、杂志或者某些网站当撰稿人,已经毕业的何女士就对记者说,她在大学期间通过发表文章赚了2万多元的稿费。其他的兼职如推销、当礼仪、发传单等方式相对家教而言更能使大学生认识到赚钱的不易。
  在开源的同时,学会节流。专家建议新生们应将到手的每一笔资金,消费掉的每一笔资金,通过流水账式的账务管理,规避不必要的花费,为自己“省出”财务本金。
零存整取,摆脱“月光”
  对于手头资多不多,又缺乏理财经验的大学生而言,零存整取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理财之道。
  所谓零存整取是指客户按月定额存入,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存款服务。零存整取存款人民币5元起存,存期分为一年、三年、五年。存款金额由客户自定,每月存入一次。客户中途如漏存一次可在次月补齐。该储种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坚持”,漏存次数超过一次就视为违约,违约后存入的部分,就只能按活期存款计息。
  “目前,零存整取一年、三年和五年的利率分别是2.85%、2.9%和3%,一些银行针对此项业务还推出了优惠活动,将利率上浮了10%,虽然收益不算高,但具强制储蓄的作用。”因此,专家建议大学生不妨一试,它不仅可帮助爱花钱的人改掉不良的消费习惯,同时还能积累一笔可观的资金。
  对于没有太多时间研究市场的大学生来说,“基金定投”也是不错的投资方法,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累积财福。“以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为1000元,从入学的第一个月开始每月定投100元,按照现在市场较低迷时期的定投平均收益率10%来计算,大学生毕业的时候,4年内不知不觉地存入本金4800元(每年1200元),按照平均投资收益率10%复利计算,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即可拥有6126.12元。”专家介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