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结伙抢劫作案致人死亡
主犯亡命天涯6年终落法网
文/片本报记者顾松崔立慧通讯员卢明吴玉东
2014年08月2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海滨分局专案组民警成功抓获嫌疑人刘某。
  办案民警审讯嫌疑人刘某。
     2008年5月29日深夜,河口区仙河镇某工地内发生抢劫财物致人死亡的重大刑事案件,不法分子将工地值班人员殴打致死。案件发生后,滨海公安局海滨分局迅速组织警力开展侦破工作,案发2天后海滨警方便将参与作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成功将被抢物资追回。但是主犯刘某及其同伙李某却逃之夭夭。
  2012年,潜逃在外4年之久的李某怎么也想不到,他整容后依然被民警识破并在烟台被抓获。2014年8月,海滨警方先后7赴安徽、江苏等地,最终在刘某的老家安徽将其抓获。至此“5.29”抢劫致人死亡案最后一名逃犯落网。
  歹徒深夜抢劫致人死亡
警方顺藤摸瓜速破劫案 

  时间追溯到2008年5月29日凌晨3时57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滨海公安局海滨分局响起,有群众报警称:河口区仙河镇某建筑工地少了铜芯电缆500余米,工地的值班人员张某也死在了值班室内。
  接到报案后,海滨分局刑侦民警迅速赶赴案发现场进行勘查。据海滨分局副局长宗先锋介绍,警方对案发现场仔细勘查后得出结论:这是一起团伙抢劫案件,在抢劫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将工地值班人员张某殴打致死。
  案件侦破过程中,警方通过调查走访和运用多种侦查措施,断定被抢的电缆就在距建筑工地不远的某村庄内。于是专案组立即抽调警力对进出该村庄的路口进行24小时严防死守。
  “我们决定采取围剿战术,对村庄进行大排查。”宗先锋说,短短2天警方就将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孙某、贾某、袁某抓获,并成功将赃物追回,但是案件主要嫌疑人刘某和李某却闻风潜逃。
  审讯中,上述3名涉案人员交代,嫌疑人刘某、贾某是安徽人,孙某和袁某是河南人,李某是德州人,他们在仙河镇打零工而熟识,后来多次交叉结伙在仙河镇实施盗窃。2008年5月28晚,犯罪嫌疑人刘某发现建筑工地的铜芯电缆很值钱,于是就纠结了孙某、贾某、袁某和李某深夜潜入工地实施抢劫,由于工地值班人员张某反抗,刘某就将张某殴打致死。
  犯罪嫌疑人李某为躲避警方追捕,2008年逃到哈尔滨,并在哈尔滨花钱办了一个假的身份证,起名叫马某。这样还是不放心,又花钱整了容。“洗心革面”之后,刘某很放心地回到山东老家打工,心想这回警方别想抓到我。
  但是令李某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李某潜逃这些年,警方一直对其穷追不舍,先后数次前往东北开展调查。2012年6月20日,警方在李某老家德州大量摸排走访时得知,李某可能在龙口打工。于是民警连夜赶赴烟台,通过对李某整容前后的照片进行反复辨认,在确定马某就是李某后成功实施了抓捕,而狡猾的主犯刘某成为该案的唯一逃犯。
主犯狡兔三窟亡命天涯
警方矢志不渝千里追捕 

  据警方介绍,刘某在安徽老家有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在其潜逃期间,他们一直在家中居住,这也是刘某放不下的牵挂。狡猾多变的刘某深知,稍有不慎就会被警方抓住。于是他就办了假身份证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几天就换一个地方,即使回家也不敢露面,千方百计逃过警方的视线。
  “回想6年来追逃之路的艰辛,每一名参战民警都感同身受。”参战民警何文说,6年来,警方始终没有放弃对刘某的追捕,在2011年的“清网行动”、2012年和2013年的“缉捕重大逃犯攻坚行动”中,警方都成立了专门的追逃小组,先后四次深入安徽、上海、江苏等地开展侦查工作,但是狡猾的刘某都躲开了警方的追捕。“虽然每次都折戟而归,但是民警的心里却都憋着一股劲,不把刘某抓捕归案,誓不罢休。”参战民警李海滨说。
  2014年4月初,滨海公安局海滨分局再次成立追逃小组,对刘某展开追捕。在出发前,参战民警认真总结了以前抓捕失败的原因。
  “刘某所在的村镇基本都是刘姓族人,他们关系都很近,一旦有外地人出现在该村镇,就会被发现,所以我们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这也是刘某在以前的追逃行动中漏网的重要原因。”参战民警殷军说,能否在负责的条件下顺利开展侦查工作对参战民警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由于时间已经过了六年多,刘某相貌变化肯定很大,一张刘某的照片对追逃工作至关重要。“刘某的户籍信息有些乱,因为上次人口普查时刘某潜逃在外,户籍信息上没有刘某的照片。”参战民警张剑说。于是民警到民政部门查找刘某当年的结婚登记档案,经过对海量的档案进行逐一排查后,终于发现刘某的一张结婚登记照片,正是这张照片让民警确定了刘某的长相。
  此次追逃,参战民警先后6次赶赴无锡、亳州、江阴等地开展调查工作,行程5000余公里,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重点对流动人口多的建筑工地进行排查,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在此期间,正值南方暑湿雨季,所有参战民警克服水土不服、天气骤热多变等不利因素,全身心投入工作。

  民警日夜蹲守抓捕成功
劫匪穷途末路终落法网

  8月5日,民警在安徽摸排中得知,刘某在某一建筑工地干活扭伤腰部后就辞职走了,据其一名工友介绍,刘某很牵挂小儿子,可能回家养伤去了。参战民警经过缜密侦查,发现嫌疑人刘某确已回到安徽老家。8月6日,海滨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孔凡生率领8名民警冒雨连夜从东营赶到亳州开展抓捕工作。
  民警发现,刘某的新家位于某村镇的一排两层沿街商品房内,但是短时间内没法确定哪一户是刘某的新家,又不能向刘某的邻居询问,以免打草惊蛇。于是所有民警只能呆在车里枕戈待旦,等待第二天的时机。
  “据当地警方介绍,刘某的妻子平时主要以卖水果为生,每天都会出门做生意。”参战民警殷军说,于是民警就呆在车里等待刘某的妻子出门,以此确定哪一户是刘某的新家。8月7日上午10点左右,刘某的妻子出门卖水果,民警终于确定了刘某的住所。但是对家里的人员情况并不清楚,万一刘某藏在亲戚家里,民警贸然采取行动,闻讯的刘某肯定会逃之夭夭。
  怎样确定刘某在家成了摆在民警面前的难题。这时一个细节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刘某的妻子出门后,家中的防盗门一直没有锁,并且刘某年幼的孩子不时出门上街玩耍,一切显得很平静,也没有大人出来劝阻孩子回家。“刘某孩子年龄很小,如果防盗门都不锁的话,家中应该有大人,况且街上的人很多,只有一个小孩出来玩也不安全,如果刘某在家的话他是不敢上街劝阻小孩的。”李海滨说,民警综合研判后断定刘某就在家中藏匿。
  当天中午12时50分,刘某的妻子回家时防盗门再次打开,抓捕民警果断出击将正在屋内吃饭的刘某抓获。随后,参战民警连夜驱车800余公里将刘某安全押解回东营并依法实施逮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