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首个3D打印基地明年投产
属于国内第一个高端金属3D打印研发基地见习记者孙川
2014年08月2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25日,汇丰3D打印装备生产基地内3D项目生产车间、科研楼完成基础建设。 通讯员 隋能斌 摄
     8月29日,山东汇丰先进科技有限公司将联合中航工业制造所等单位启动增材减材复合制造技术研发项目,该项目将填补国内增材减材复合制造技术的空白。该公司是东营首个3D打印装备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D装备500套、10吨各种成型材料的生产能力。生产基地的建成将促进东营乃至国家在高端智能装备技术研发及创新领域的发展。
  生产基地将可年产3D装备500套
  山东汇丰先进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由中航工业制造所、山东正顺车轮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合资成立,占地约260亩,注册资金1亿元,公司计划投资约10亿元,建设“高能束流增材制造自主创新研发平台”项目基地,项目达产年预期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3.5亿元。汇丰3D打印装备生产基地的建成将弥补东营市3D打印装备生产制造方面的空缺,同时也将为东营市其他产业提供支持,促进东营乃至国家在高端智能装备技术研发及创新领域的发展。
  “3D打印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热点技术,目前大多数人对这一技术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只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但是在很多领域,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高端制造技术。”山东汇丰先进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告诉记者,“3D打印的专业称呼是增材制造技术,相比传统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可实现无模具制造、柔性制造、降低成本、近净成形,从而具有周期短、快速响应、敏捷制造、节省材料、减少加工量等优势。”
  据了解,山东汇丰先进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世界一流、国内最先进的高端3D打印技术和高能束流增材制造技术成果,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立一个国内最先进的高能束流增材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和装备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将新增生产设备约1112台,这将让生产基地具有年产3D装备500套、10吨各种成型材料的生产能力。
自主研发新制造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下一步,我们将组建国内顶尖技术团队,联合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力量,组建专家团队自主研发增材减材复合制造技术。这个技术目前在我们国家是空白,设备一旦研究成功将再次引领国产金属3D打印装备,克服传统增材制造产品需要后续机械加工的缺点,满足某些复杂型腔内部有粗糙度要求的零件制造,特别是针对模具制造,将成为一项变革性的技术。”李强介绍,引进这一技术后的设备能够制造传统方法做不出来的零件,“简单来说,就是在增材制造的过程中对零件的表面进行高速机械切削加工,这样操作的优势就是能让零件几乎不需要二次加工,一次性出成品。”
  “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非常广泛,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零配件、模具行业、铸造行业、核电、建筑行业等领域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应用案例。”李强说,“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来说,北医三院成功为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的颈椎,颈椎这样精密的身体器官部件都能做出来,足以说明3D打印的前景,同样的,3D打印设备制造行业也必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项目进展顺利 预计2015年3月份投产
  汇丰3D打印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将建立一个国际、国内最先进的高能束流增材制造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平台。该创新平台将成为国内第一个高端金属3D打印研发基地,拥有国内最顶尖的3D打印研发团队。“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能力的重要作用,这一自主创新研发中心的建成,将极大促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世界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影响力,促进东营乃至国家在高端智能装备技术研发及创新领域的发展进程。”李强说,“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拥有中国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这必将使东营在国际3D打印技术领域拥有话语权和领导权。”
  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期工程建设中的一、二号先进制造车间基础基准面已经完成,钢构部分正在施工中。科研楼基础完成,3D打印机展厅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据了解,生产基地的一期工程将于2015年3月份正式投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