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银行:后来居上的股份制银行
品牌:“贸金通”、“青易贷”、“海融财富”本报记者李玉亮
2014年08月2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简介:青岛银行成立于1996年11月21日,是以青岛市区原21家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由地方财政、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依法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8年4月28日起,由原青岛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青岛银行。近日,英国银行家杂志《The Banker》公布2014世界银行1000家大银行榜单,按照总资产排名,青岛银行在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474位,首次进入全球银行500强,按照核心一级资本排名,青岛银行排名521位,较2013年提升21个位次,排名连年提升。2011年9月,青岛银行东营分行成立。
□获奖理由□
近日,青岛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14年世界银行1000家大银行榜单中,首次进入全球银行500强。这对一家区域性的股份制银行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而青岛银行东营分行成立近3年来,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台阶,后来居上,已经成为东营市范围内股份制银行中的“大块头”。
截止到2014年6月末,青岛银行东营分行各项存款余额达66.56亿元,较年初增长28.70亿元,增幅75.81%,完成全年计划的127.7%,增量排名在青岛银行的所有分行内位列第一。总贷款余额47.93亿元,较年初增加12.06亿元,增量继续位居系统内、股份制同业龙头地位。
在去年的评选中,设置“最具影响力银行”这个奖项更多地考虑到了银行的规模。在今年的评选中,我们决定增加“经营活力”这样一个考核标准。这就是为什么青岛银行虽然在规模上无法与四大国有银行抗衡,但却能入围该奖项的原因。
凭借其灵活的经营思路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产品,青岛银行东营分行在过去一年中“赚足了存在感”。贸金业务迅猛发展,保理业务、BPO业务和“财富E屋”P2B成功落地,累计实现贸易金融业务量41亿元。票据业务实现新突破,买方付息贴现、汇票质押委托债权业务成功破题,成为中间业务增收和维系客户的新渠道。零售产品营销成效显著,累计发售理财产品4.13亿元,财富及私人银行客户316户,资产达到11.12亿元,个人网银新增4677户,完成全年计划的120.68%。政府金融营销取得突破,财政类账户累计23户,财政性存款合计2.69亿元。
今后,青岛银行东营分行将继续围绕“打造特色鲜明、服务领先、有影响力的公众银行”的企业愿景,营造“树正气、提凝聚、讲团结、促发展”企业文化氛围,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膨胀规模。
在对公业务方面,围绕“黄蓝”战略实施特点,坚持“差异性做大,全面性做小,选择性做中”的客户定位,外延拓展与内向维护并举,不断对公市场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政府性资金营销力度。围绕政府金融做文章,积极营销财政、城投等政府金融资金,调整存款结构。二是加大新产品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总行推出的各种信贷、贸金产品,对企业进行积极营销,最终达到稳定存量、拉动增量、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目的。三是加大客户维护力度。继续开展“青银俱乐部”活动,不断丰富和创新活动内容,增进银企友谊,提升员工对客户的把控能力。同时,高度重视客户上下游营销,从上而下抢挖客户资源。抓好优质项目积极营销,做好项目资金的结算工作。以项目营销推动对公存款营销工作。
在零售业务方面,要围绕经营战略转型做文章。一是加强客群建设。通过专属金融服务和增值服务两种方式对客户进行维护,落实细化客户增值服务工作,根据客户综合贡献度确定享受相应的服务,通过实施差异化服务,分类建立忠诚度较高的客户群体。二是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梳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内部考核制度,建立标准工作量统计、考核体系,逐步达到业务限时办结要求,打造东营最快、最灵活的个人贷款品牌。三加强市场管理。继续加强市场宣传推广,通过产品研发、客户活动、回访邀约等形式加强客户管理,为业务的持续良好发展奠定基础。采用公私联动策略,加大代发工资营销力度,开展楼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四是加强服务管理。加大多层次的服务培训力度,继续坚持服务评审的有效手段,多方面开展服务评比活动,通过激励措施调动一线员工的服务热情,实现厅堂服务从标准化到温馨化的过渡,争取服务再上新台阶。五是加强产品管理。根据客户需求,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自上而下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条线组织架构体系,建设涵盖大堂经理、零售客户经理的营销团队;完善服务渠道,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立体销售渠道格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