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休假或唤醒国人生活情趣
2014年08月2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中国正加速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国务院日前发文明确表示,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并提出中小学可安排放春假,为职工落实带薪休假创造条件。这是官方今年第四次提“落实带薪休假”。
对于带薪休假的好处,近来议论颇多。经济学家说的最多的是有利于平复旅游业周期性的不均衡,刺激旅游经济;法学家说的最多的是落实公民的休假权利,让带薪休假等法律法规从纸上立起来。这些解读固然都有道理,但只是一个方面。从更贴地的视角观察,落实带薪休假还有一个值得预期的现实意义——唤醒国人的生活情趣。
人类生活的本意不是无休无止的劳累、更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而是实现生活品质的提高。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甚至对快乐有一定程度的“罪恶感”。他们对辛劳、苦难情有独钟,视孟子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那一套为圭臬。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时过境迁,今天的中国已整体步入小康,她理当更加注重个体的生存愉悦感、生活幸福感。这不是说要鼓励享乐主义,而是要在勤奋工作之余培育起久违的国民生活情趣。
正如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所阐述的那样,闲暇之余躺在床上、坐在椅子上,谈话、喝茶、抽烟、熏香、喝酒、酒令、食物都是一种生活的享受,都能品位出日常生活的乐趣。尽情享受假期、追求生活情趣不同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颓废,只是不必把“苦难”看得过于崇高,不必把夜以继日的工作当成“伟大的唯一”。勤勤恳恳地工作,大大方方地休假,快快乐乐地活,舒舒服服地过,这“没什么罪过”。
美国的背包客为什么见诸世界各地?北欧人幸福指数为什么那么高?法国人为什么有享受浪漫的闲情逸致?就是因为这些欧美发达国家,在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之后,都特别支持、鼓励国民享受假期、享受生活。闲适的假期能让人放下繁忙的工作,放松紧绷的神经,舒展严肃地面孔,畅快地生活在山川宇宙之间。而这恰恰又是评价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
今天,我们的确太忙了,生活节奏太快了。写字楼里、地铁内、大街上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加班、加班、加班,年长者沉浸在加班的惯性中,年轻人大多也没了吟风弄月的雅兴,偶有闲暇就是刷手机,倘一抬头都是一脸的疲倦与茫然。这不是我们兢兢业业工作的目的,更不是我们生活的本意。落实带薪休假,不论从哪个群体开始,它都是一个善举。有了恬静的假期,人们就有了放松心情、调整情绪的机会,这或可唤醒国人久违的生活情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