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要“五险”,家长很为难
2014年08月2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近日,市民王先生反映,为了孩子上学方便,特在东营区三中附近买了房子。可今年8月18日孩子报名入学时却被告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父母应只有出具“五险”缴费证明,孩子才能入学。王先生无奈地说:“我就是一个私企打工者,哪来的‘五险’,虽然买了学区房可孩子还是不能上学。”(8月20日《黄三角早报》A08)
学校拒绝一个孩子的入学申请很容易,但是一个孩子不能按时入学,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按理说,包括王先生在内的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教育部门要求的劳动合同也提供了,为了给孩子上学专门在学校附近购买了学区房,结果却因为没有“五险”缴费证明被学校拒之门外。问题在于,在劳动保障制度还远远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很多小型、个体的企业,根本就不给劳动者缴纳保险,或者是只缴纳一种或者是两种保险,要“五险”俱全,确实有点难度。
面对家长们的质疑,不管是学校还是区教育部门都给出了解释,比如学校招生能力有限,必须先保障本地常住居民子女的入学需要,那么在招生名额已满的情况下,一些材料不全的报名者,可能就会被拒收。而之所以要求家长出具“五险”缴费证明,是因为有些家长存在劳动合同造假的嫌疑,但“五险”证明是很难造假的。
客观地说,对于这样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既然教育部门规定了入校的条件和资格,就意味着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和资格的家庭,其子女才能顺利入学,也就意味着可能会有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无法顺利入学。在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即便这些没有“五险”证明的家庭孩子入了学,也会有其他家庭的孩子无法入学。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里面可能存在的公平问题,毕竟拿不出“五险”证明不是他们的错,反而是他们劳动权益没有得到保障的体现,现在成了孩子入学的阻碍,这不管是在情理上还是感情上,确实让人无法接受。对于这一点,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而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对于部分学生不能顺利入学,也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理解,毕竟根本原因在于城市教育资源稀缺与进城务工子女大增之间的矛盾,单纯依靠学校或区教育部门,是难以解决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地方政府,甚至是中央政府的宏观部署,包括增加教育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等等。
其实站在城市化进程的角度来看,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确实应该对城市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给予必要的重视了。如果现在不着手解决问题,那么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这个矛盾只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难以解决。而最终伤害到的,不仅仅是这些家庭的权益,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还有国家的教育事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